APP下载

三余苦读书

2019-01-12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空余刺骨家境

中华民族超越千年,其中不乏立宏大之志、高远之志,以及为实现这些“志”而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的美丽故事。亲,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有志者,重温他们的辉煌与永恒吧!

已经是三九天了,鹅毛大雪漫天飞扬,刺骨的北风呼呼作响。冷啊,滴水成冰,这个冬天咋这么长呢?长点不要紧,长点空余时间就更多呀!董遇就是利用这空闲的冬天在苦苦读书。

他坐在案前,认真地读书,突然听得“啪”的一声响,门被风吹开了,强劲的北风夹着雪花,直往屋里灌,顿时,屋里也成了风雪的世界。董遇停止了吟咏,回过头来,刚要起身去关闭房门,可发现双脚已经不听使唤了。没办法,他只好用手使劲搓擦双脚,麻木的双脚才渐渐恢复了知觉。他一步一步地挪到门口,费劲地关上了房门,然后用脚跺着地面,又在屋内来回小跑,直到两腿完全恢复正常,才继续伏案读书。

夜幕刚刚降临,董遇的那间小屋又亮起了灯。橘黄色的灯光洒在透明的窗纸上,非常清晰地映出董遇捧书夜读的身影。夜深人静了,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家户户都熄灯睡觉了,只有董遇那间小屋仍然亮着灯,窗纸上的身影一动不动,仿佛是贴上去的窗画一般。时间长了,阵阵睡意向他袭来,他站起身来,用冷水洗把脸,或者干脆起身弯下腰来,把脸在冷水里浸一会儿,驱赶了睡魔,又坐到案边苦读。

又到了阴雨绵绵的季节,户外的小雨淅淅沥沥,没完没了,已经好几天了。这样的季节,也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到田野、户外工作的人,确实不方便,而董遇却能充分利用这时间读书。

一早起来,董遇就坐在案前读书,读着读着,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砸在自己的头上,前额一阵冰凉。他用手一摸,咦,水?怎么回事呢?他抬头看看屋顶,原来屋顶漏雨了。他赶忙一面拿盆子接水,一面将桌子移到侧面。忙过这几分钟后,他又沉浸到书里去了。

董遇就是这样苦读书的。

董遇是东汉末年弘农人,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爱读书。他读书很认真,也很实在。虽然他的家境并不宽裕,经常要帮家里做些农活,有时还要出门做点小买卖,但他有一个习惯——不管干什么,总要随身带着一本书,一有空就拿起书认真地读起来。

有人看不惯,讥讽董遇说:“你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埋头读书,有什么用啊?书能当饭吃吗!”对于别人的讥笑,董遇不予理睬,仍然一個劲地读他的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董遇掌握了十分丰富的知识,还曾担任过教皇帝读书的官职。

董遇对于《老子》这本书很感兴趣,读过不知多少遍了,还亲自为这本书作了详细的注释。他对《春秋左氏传》也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读这本书的时候,每有所得,必记下来,后来他把这些心得集结成为《朱墨别异》一书,很受世人欢迎。

董遇的名声大了,附近的人纷纷前来向他请教,要拜他为师,请他讲学。可董遇却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急着让我讲,还是自己多读一读书吧,先读上一百遍再说。”那些人以为董遇不肯讲是摆架子,很是失望。这时董遇就解释说:“我刚才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书,只要你能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总会理解它的意思的。退一步说,即使还没有理解,那时候再让我讲也不迟呀!”

那些人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读书呢?”

董遇听后笑笑说:“你们为什么不能利用‘三余的时间读书呢?我就是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的啊!”

那些人感到很奇怪,不解地问道:“什么叫‘三余呀?”

董遇回答说:“‘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严寒刺骨,地里没有什么农活可做,这是一年里的空余时间;夜晚,漆黑一片,也不能干活,这是一天里的空余时间;阴雨天,泥泞遍地,到处是水,无法外出,这是平时的空余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三种空余时间,还怕没有时间读书吗?”

听了董遇的一番话,那些想拜师的人很受启发,高兴地回去了。

董遇虽然生长于战乱年代,家境又贫寒,但由于他巧用时间,勤于读书,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学者。

猜你喜欢

空余刺骨家境
日日是好日
初夏山茶
A ski trip to Japan
鲁迅的出身和周家的文化
错 过
秋雨
相思曲
释道安日背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