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问题浅析

2019-01-12张永新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热源暖通能耗

张永新

(身份证号:1301021965****1899)

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源主要由供热、制冷负荷的确定以及空调系统的正确合理配置、空调系统正确的布置和空气调节设备的选择以及空气调节负荷为依据的。暖通空调节能的关键是空调外界负荷和内部负荷同时决定。暖通空调的负荷确定是建立在克服室外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以减轻室外对室内的热作用。并且充分利用室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之对改善室内热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暖通空调工作原理

暖通空调工作原理就是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量的交换而汽化,从而使冷冻水的温度降低,然后,被汽化的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流经制冷机组的冷凝器时被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冷却,又从气体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体,同时被降温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水泵送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热交换器中,与混风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冷风源,通过送风管道送入被调房间。如此循环,在夏季,房间的热量就被冷却水所带走,在流经冷却塔时释放到空气中。本文主要研究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部分,主要涉及供水系统和空气处理单元。

二、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

(一)系统设计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的节能降耗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实际工程项目中,受设计周期的影响,使得工程师没有机会进行详细的设计、比较得出最佳耗能方案,从而导致暖通空调系统存在投入大能耗高的弊端。因为系统的设计通常是以最大负载留有一定余量的原则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负载程度要远远低于额定负载。相关数据统计,一年中一半的时间其实际负载只有一半,这个过程中的浪费是非常惊人的。而对于供热系统而言,如果原系统方案存在问题,则会导致后续的运行、调节出现很多不足,比如水力严重失调、不容易进行温度控制及热计量,而空调供暖系统的水力失调则是造成用户环境冷热不均以及能量消耗增加的重要原因。一些与泵站距离较远的用户因为进、出水的压差相对较大,供水量不足,其运行方式存在小温差、大流量的问题,对用户的采暖及能耗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运行管理的问题

在传统的观念中,多数人都会认为暖通专业技术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次要工程,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人员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经验素质均相对欠缺。由于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因此无法解决实际施工中所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从而为系统后续的运行管理埋下隐患,提升了系统的能耗。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者也会存在这种认识,认为暖通空调系统只要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符合标准即可,而系统的运行管理往往被忽略,因此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很多人不具备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如果按照环境参数进行系统调节以降低系统能耗,因此造成系统能耗过高。

三、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

(一)空调系统的设计负荷的合理计算

如今正确地计算负荷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负荷算大了会导致投资运行费用增大,耗能增大,算小了则不能满足功能要求,负荷直接决定空调系统设备和容量的大小。目前我国普遍在负荷计算上结果偏大,通过采取合理降低室内给定值标准与适当的减少新风量的方法,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损耗,节约能源。

(二)热源温度的控制

外网及热源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是由于供暖用户在室内多采取温控措施及室外气温的变化,使系统热负荷的动态的变数,例如热水网路采取相应的质量流量调节或质量调节方式及气候补偿方式等。目前,许多地方采用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供水温度的方法。

(三)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选择要合理

其选择时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系统形式。充分分析人工环境控制场所的特点,注意朝向、周边区与内区、使用功能的差异,分开设置或分环设置以便于控制、调节及管理,避免不同区域出现过冷或过热的能量浪费现象,使其与系统能够相互配合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既经济又节约的目的。[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四)地源热泵技术

当前以地热作为热泵装置的热源或热汇来对建筑进行采暖或制冷的技术被成为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既可实现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将地热能作为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在冬季将地热“取”出来用于采暖或热水供应,在夏季将室内的热量提取后释放到地层中去。目前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低温位热源,储藏于空气、土壤、水,以及工业废气、废水中,利用热泵可以回收这些低温位热源,产生高温位热量来供应生产和生活之用。

(五)降低输送过程中能耗

现如今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新型保温材料对管道进行处理有利于节能。对供暖系统进行全面的水力平衡调试,改善供暖质量主要利用计算机。采用以平衡阀及其专用智能仪表为核心的管网水力平衡技术,实现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提高输送能量的效率。在满足空调精度、人体舒适度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供回水温差、选用低流速、输送效率高的载能介质和效率高、部分负荷特性好的动力设备,可以减少输送过程的能耗,从而提高输送效率。

(六)实现供热管理信息化,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

对供热采暖系统的各种设备、阀门等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主要采用计算机控制。全面监测、记录各运行参数协调各系统间的运行,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可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节省运行能耗,使供热采暖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走向现代化。

四、结束语

总之,暖通空调系统能够创造一个适于人们生活、工作的良好室内环境。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各个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设计人员要做好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细节处理和整体优化工作,以高质量的设计方案来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功能、质量和效益。暖通空调节能势在必行,以达到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促进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热源暖通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实践
关于建筑暖通消防防排烟设计的探讨
长沙地区办公建筑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分析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关于暖通工程节能问题与设计探讨
横流热源塔换热性能研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浅谈暖通空调与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