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翻译中的常见英译汉问题分析及启示

2019-01-12徐娜胡颖珊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母语语篇译文

徐娜 胡颖珊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本文对2018年两次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笔译考试英汉翻译试题及中学生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翻译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作点滴探讨。

一、常见问题类型及分析

(一)常识性错误

此类错误主要是学生由于翻译基本功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从而导致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有针对性的人名,地名和数字翻译等时出现的错误。

1.数字翻译错误

数字翻译一般是口译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译中其实也相当重要,作者发现,在笔译实践中,数字翻译是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的点。在英汉翻译中,数字翻译的呈现往往是最直观的,因此数字翻译正确与否往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的翻译基本功,但是在实际笔译翻译过程中,翻译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例如:The age of plenty has also led to an unexpected global health crisis:two billion people are either overweight or obese.

(译文:然而,这个时代的富足也带来了全球健康危机的爆发。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0亿人口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的困扰。)

The yearly health care costs in Southeast Asia of obesityrelated complications like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e already as high as US $10 billion.

(译文:在东南亚,每年花费在由肥胖引发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医疗支出就高达100亿美元。)

这两句话都涉及到了对于数字billion的翻译,很多同学把2billion翻译成20万,200亿,更有甚者翻译成了2000亿,10billion则翻译为100万美元,这些错误就反映了学生甚至都没有掌握数字翻译中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在翻译水平考试中,出现如此低水准的错误给人的印象就是该生基本功尚且不扎实,翻译水平应该也不会特别高,又何谈能够胜任较高水平的翻译实践工作呢。

又如:The combined finding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the World Bank showed that in 2016 Asia was home to half the world’s overweight children.One quarter were in Africa.

这个例子中,简单的四分之一,有的学生在翻译中竟然翻译成三分之一,这说明翻译实践中的翻译态度不严谨,翻译完成后根本没有再通篇检查。

2.人名地名翻译错误

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是翻译考试中必然涉及的考点,而在翻译中作者发现,很多学生对最基本的人名地名翻译都不熟悉甚至全然不知,可见平时的翻译知识点积累比较薄弱。

例如:Thailand, Brunei, and Singapore have adopted soda tax

(译文:泰国、文莱和新加坡等国已经开始对苏打水征税。)

在这一句话中出现了三个国家名字,但翻译中出现的译名却是五花八门,对Brunei的翻译出现了伯明翰,吴哥窟,河内,柬埔寨甚至老挝,这种和正确译文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足以说明学生对文莱的英文称谓一无所知,可见相关知识十分欠缺。翻译成其他国家尚且还好,翻译为伯明翰,吴哥窟,河内这种城市名称则完全忽略了语境的逻辑关系。

又如:Urbanites enjoy a variety of culinary options.

(译文:可供城市居民选择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

Plastic and trace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have been found in Antarctica...

(译文:研究人员在南极洲发现了塑料和有害化学物质......)

句中出现的Urbanites一词,有的同学在翻译中竟然翻译为奥巴马,逻辑性暂且不提,对于奥巴马大众普及的名词翻译能够出现如此没有常识的低级错误实属不该。而Antarctica一词时有的同学翻译成安踏提卡,南极洋,北冰洋,大西洋等类似这种五花八门天马行空的翻译让人实在无法想象。

3.组织名称翻译错误

在18年11月份的英汉翻译中,很多译者把EU译为欧洲甚至联合国,这也是翻译中常见的基本知识掌握问题。

(二)错别字或措辞不当

错别字是英汉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错误,分析其原因就是译者翻译后没有通读译文加以检查纠正。而措辞不当是由于译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汉语来表达源语言想要表达的思想,只能找一个差不多的词来凑合,导致翻译出来的译文读起来不通顺。

例如:The age of plenty has also led to an unexpected global health crisis:two billion people are either overweight or obese.

(译文: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0亿人口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的困扰。)

在此句的翻译过程中,有的同学把overweight or obese t翻译成肥胖或虚胖,有的则写成肥肥。这种典型的措辞不当和笔误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To quote the recent Global Nutrition Report, “Reducing obesity will boost global development.”

(译文:引用最近《全球营养公报》的一句话,解决肥胖问题有助于促进全球发展。)

翻译此句的引用部分时,有的同学翻译为“人瘦了,全球的发展才能胖起来。”在翻译“Howev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now facing a similar crisis.”这句话的时把a similar crisis译为“一个似曾相识的危机”,而在South Africa is likely to introduce a sugar tax(糖税)beginning in April 2018.中把sugar一词则译为“甜蜜”,“糖果”。类似这种翻译就属于典型的措辞不当,反应了学生语翻译表达能力的欠缺。

又如:They said the snow samples gathered included freshly fallen snow, suggesting the hazardous chemicals had come from contaminated rain or snowfall.

(译文:他们说,收集到的雪样本中包括刚刚下的雪,表明危险的化学物质来自受污染的雨或降雪。)

在此句中,对freshly fallen snow的翻译就有如下种种:刚掉落的雪花,刚从天上落下来的雪花,雨夹雪,刚下沉的雪,正在飘落的雪花,新鲜的雪……在日常汉语用语中,这些词语并不常见,读起来也颇不符汉语表达,由此反映出在翻译中学生的母语语言基本功也亟待提升。

(三)添油加醋或偷工减料型错误

例 如:International fast food chains are flourish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译文:国际连锁快餐店在发展中国家也正蓬勃发展。)

有的同学在翻译flourishing这个词语的过程中使用了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充斥满满,琳琅满目,而原文中表达的意思是快餐产业迅速发展,琳琅满目这种词汇显然和所描述的词语是不搭配的.

例如:The health risks of such diets are compounded by the sedentary lifestyles of urban dwellers.People’s leisure time is also being occupied by television, movies and video games in the growing number of households.

(译文:城市居民经常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更是给饮食习惯增加了健康隐患。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休闲时光正被电视、电影、游戏占据。)

此句中sedentary lifestyle就是久坐不动的意思,有的同学在翻译的时候却偏偏要加入死气沉沉,一派慵懒这种和意义表达其实关联性不大的词语,典型的画蛇添足。

又如:Policies related to taxation, urban design,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food systems may help control obesity at a lower cost than eventual medical treatment for an increasingly overweight population.

(译文:如果在税收、城市规划和教育引导方面推出政策控制肥胖问题,花费要比等到肥胖问题十分严重时再出手应对要低很多。)

在此句的翻译中,很多同学“税收、城市规划和教育引导”这三个方面会漏掉一个方面,后半部分“花费要比等到肥胖问题十分严重时再出手应对要低的多”则翻译为“花费要低的多”,这种偷工减料的翻译要么就是句子没有读懂,要么就是读懂后表述过程中省略掉了。

(四)逻辑型错误,语篇整体性意识薄弱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缺乏这种语篇整体性意识和逻辑意识,只是单独的句子和句子翻译的罗列,这就导致轻则语篇连贯性差,重则上下文翻译无法对应,甚至出现翻译错误。

例如:Thailand, Brunei, and Singapore have adopted soda tax

(译文:泰国、文莱和新加坡等国已经开始对苏打水征税。)

此句中谈到的是几个国家,稍微思考一下语篇就能判断,但是有的同学却翻译成伯明翰,吴哥窟,河内,柬埔寨,老挝。

又如:We need urgent action to reduce the flow of plastic into our seas and we need large-scale marine reserves - like a huge Antarctic ocean sanctuary which over 1.6m people are calling for - to protect marine life and our ocean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译文: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减少塑料流入我们的海洋,我们需要大规模的海洋设施——比如超过160万人呼吁建立的巨大南极海洋保护区——目的是为子孙后代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

此句翻译中出现的一种译文如下:“我们还需要大规模的海军,召集1.6米以上的人们,他们就像巨大的南极海洋保护区用来为我们的后代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抛开译者的理解失误不谈,单单是“召集1.6米以上的人们”和“海军”这种翻译就反映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根本没有宏观逻辑性,没有统观语篇。除此以外,类似的翻译还有很多。这明显是翻译中缺乏逻辑思维和语篇意识,为译而译。

二、英译汉本科翻译专业教学启示

(一)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一般翻译课程都在大三学年开设,这个阶段学生刚刚完成基础英语知识方面的学习,词汇量积累仍需提高,跨文化意识缺乏,因此在刚开始的翻译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别,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翻译技巧的认识,除此之外,授课中应该重视数字翻译、专有名词翻译等比较有针对性和训练性的翻译,在翻译材料选择中,刚开始选择一些词汇量需求较少,语义理解较为简单的叙事性文章。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再逐渐扩大题材,循序渐进,这样教学设计也比较有系统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翻译习惯

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把翻译练习和翻译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翻译态度,养成翻译完成后校对的习惯。从18年两次考试的英汉语篇的翻译问题来看,很多问题如错别字,个别漏译,把1/4写成1/3这种低级错误如果平时加以注意是可以在翻译中避免的。教师可以在开始的翻译训练中专门留出学生的校对时间,告诉学生校对过程中重点需要检查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校对工作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非理解表达完翻译工作就意味着翻译结束。

(三)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整体逻辑意识

实际翻译实践中学生接触的翻译文体众多,教师要从翻译教学开始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体的不同翻译策略,在平常的翻译练习中不要仅局限于常见的翻译文体,有思路系统的让学生在翻译练习中接触到不同的翻译文体。此外,在不同的文体训练中多加强调学生对语篇整体意识的注重,让学生能够建立整体逻辑意识,避免在翻译中出现不可思议的简单逻辑理解错误。

(四)提升学生的母语素养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有中西方文化的双向视野,既要有良好的外语素养,又要具备较好的母语文化素养。然而,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却暴露出母语文化素养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在翻译中表现的尤其突出,然而,母语素养的提升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也不是翻译教师自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教师还是应该在教学生注重相关方面的培养,如进行不同的文体母语写作,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自我问题,从而进行内外双层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相关工作。

(五)开通相关通识课程,多方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翻译考试中暴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英语专业方面的同学知识面过于狭窄,语言学习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大多数专业学生只专注于词句语法表达,而对于宏观知识的拓展十分欠缺,笔者建议本科开设翻译课程的同时开设一些相关通识课程,拓展学生在其他学科专业方面的基本常识认识,这样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其他学科的基本问题不至于一无所知,乱译胡译。

总之,针对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注重自我知识面的扩大,也要注重母语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培养符合全球化背景下要求的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母语语篇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母语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弟子规
弟子规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