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12刘宇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化信息技术

刘宇

(驻马店农业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课程实践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策略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以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能力与学生所学专业的有机结合,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和创新探索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前,要对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状及存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作用与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该专业人才的业务规格要求及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专业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处理专业领域工作的效率。引入信息化教学:一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三是能实现即时评价和反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双向互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l”的关系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计算机辅助教学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正是基于实践的反思,国内的教育专家引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一概念,并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三、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实践中应掌握的原则

(1)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通过整合学生学习的重心要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迁移到其他领域。(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3)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课程整合以各种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或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4)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一)明确教师角色,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准确定位。为更好地实现整合要明确教师是整合的动力与基础,要提高学科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发适合学科教学实际的整合模式;为学科教师提供广阔的技术信息应用时间和空间,以此来更好地服务学科教学实践。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对广大师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突出实用性。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首先应是优秀的教学设计,它既要有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技术,又要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它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情的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到不盲从、不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更不能用信息化手段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只有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优势互补。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不仅应着眼于教师“教法”上的不断创新,更应聚焦于学生“学法”上的不断改进。要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致力于满足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学生的不同需要。比如,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教学进度和闯关练习;根据学生的反馈效果生成个性化的作业等。改变“一刀切”的传统模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这一切都要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的强大支撑,更与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密不可分。

(四)教师是信息化教学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加强对教师理念和实践的双培训。信息化教学更有赖于教师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说:“即使在信息技术运用教育投入巨大的国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没有明显提升,两者之间并不简单相关。关键是必须把教师推到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变革的前线。可见,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改革的成败。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理念和实践的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研究教材、教法、学生,以学生能力的提升作为检验教学成败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化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