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公益劳动课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1-12张渊博王治惠王永威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劳动课载体公益

张渊博 王治惠 王永威

(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公益劳动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载体,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道德素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以公益劳动课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显得极为有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通过校园文化、网络阵地、社会实践等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公益劳动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载体。公益劳动课是集高校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通过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公益劳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道德素养,最终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16 号文件指出“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因此,开展以公益劳动课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显得极为有意义。

一、公益劳动课的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前瞻性强的学科,其内容涵盖政治教育、三观教育、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方面,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实施载体之一的公益劳动课的内容也涵盖多个层面。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通过公益劳动课,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帮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这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提高生产力有效方法,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二)团队意识教育。通过公益劳动实践中的互帮互助与团队合作,使学生深刻了解到个人不是独立的社会个体,而是整个社会的组成分子,任何工作的完成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劳动价值观教育。通过参加公益劳动活动实践,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明白眼前的美好生活和良好环境是很多人辛勤劳动的结果,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深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刻内涵,最终将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代表的品德精神内化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不怕辛苦,乐于奉献的个性倾向,从而树立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价值观。

(四)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包括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力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公益劳动理论教育的同时,通过具体劳动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操作规范,提升学生劳动的能力与素养。

二、以公益劳动课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和基础。公益劳动是通过个人的无私奉献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在完成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完成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进而又取得社会对大学生公益劳动的认可和支持,这

种良好的社会环境认同,最终促使公益劳动实践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下,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

第二,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公益劳动课,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公益服务层面,拓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我们及时、准确、深刻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针对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有的放矢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单纯的依靠课堂,这种“生硬的说教”弱化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而公益劳动服务通过丰富的形式与内容,如植树造林、志愿宣讲、环境维护、扶弱救残等活动,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树立了时代正气,而且通过亲自参与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自觉为公共利益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大学生通过公益劳动课程教育和亲身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公益劳动观念、端正公益劳动态度,养成公益劳动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通过公益劳动,可以弥补大学生劳动素质的短板,锻炼大学生的精神、体魄以及劳动技能,让大学生的人格更加成熟,进而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使大学生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树立工作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和品质,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成长。

总之,公益劳动课,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实践育人工作的有益探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一项长期的、有意义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将来 的课程教学与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与完善。

猜你喜欢

劳动课载体公益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小学生农场摘菜捡鸡蛋上劳动课
重庆小学生劳动课上捉泥鳅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公益
公益
公益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