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必要性与途径分析

2019-01-12崔小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辅导辅导员大学

崔小华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展,高校学生已经不再是象牙塔的一员,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无时不在。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于人和事在心理认知上产生了巨大的偏差,这些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危险的行为。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最为贴近的工作人员,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高校辅导员如何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做出有效开导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影响极深,在高考之前父母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生高考考查各个学科的学习之中,对孩子的智力教育成为这个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人格的培养阶段,错过了对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埋下了隐患。当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父母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子女,对子女主要以经济支持为主,对于孩子的教育局限在经济层面很少有教育子女的机会,忽视了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使大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处理能力较差

当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与之前相比在人际交往、学习环境、业余生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变化,这一切都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影响,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与以往相比都有较大变化,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呈现扩大化、多元化、社会化的趋势。刚入大学的学生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有的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多变的大学环境,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有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面对多变的学校环境,怕被别人看不起,会产地自闭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使人际交往出现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是正常交往。而有的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过分关爱,使这些学生做事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产生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进入大学后这些学生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由于这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交经验和技巧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使大学生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三)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互联网极大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人们之间的交往不需要面对面的接触,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交流。高校的大学生是互联网主要用户,高校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互联网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简化了学生交流的流程。但是这种通过互联网的交流方式会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和情感问题。由于网络沟通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出现了许多新的心理问题,如 :互联网孤独症和人际之间的信任危机等。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些由于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积极找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四)情感方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进入到大学生阶段后学生的生理发展比较成熟。当代孩子的生理发育比较早,性生理发展也比较成熟。进入到大学之后,由于有了较多的业余活动之间,开始通过行动对异性进行追求。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性心理不是十分成熟,在这种不成熟的心理的驱使下,在追求异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当自己渴求的结果与现实产生差距时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恐惧心理,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这要求大学生正确对待自身的情感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必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可以促使大学生重视生命、珍惜生命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的支柱,每个大学生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是促进我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生命的存在。生命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必须要重视和珍惜生命。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却有着轻视生命的心理。根据某高校的调查结构显示 11.65%的大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有过轻生的念头,30.16%的大学生经常有轻生的念头,这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很多的大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认为只有结束生命才能够拜托目前所处的困境。在大学是教育中生命教育应该放在首要的地位,高校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干涉,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二)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可以有效的防范潜在的威胁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对于大学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以什么样的心态融入生活,生活就会回馈你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高校的大学生从小就一直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呵护,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并没有经历过外面的风风雨雨。一旦遇到困难而无法解决时,会产生困扰,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是在大学生的心理不断的滋生,最终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学生异常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引导学生走出思想上的误区,防止出现偏激行为,使学生能够坚强的面对遇到的困难。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是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遇到的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是新形式下高校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三、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必途径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疏导理论的学习

针对大学的心理辅导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对于辅导员的心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在工作中积极总结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还需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为辅导员学习理论知识创造条件。

(二)培养辅导员的心理疏导意识

辅导员的疏导意识对于提高辅导员的疏导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保证学生以一个很好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与其他教师的教育工作一样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才能主动开展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心理关照”。

(三)高校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辅导

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的前提下,要重视培养心理辅导的操作能力,积极的了解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高校学生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高校学生内部的小团体化严重,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嫉妒和攀比心理等,通过常见的心理问题找出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法,使学生重建人际关系的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结:在新的形式下高校的大学生面临各个方面的压力,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高校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对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培养辅导员的心理疏导意识、加强心理疏导理论知识的学习、构建心理疏导机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等几个方面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辅导辅导员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大学求学的遗憾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