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历史教学的一些心得

2019-01-12杨清明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做题课本角度

杨清明

(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6)

一直觉得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教历史怎么的都要有十八般武艺。你要了解政治在时代风云中的变幻莫测,你要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你要了解世界如何从过去一步走向未来,而你所懂得的这些又如何在课堂中讲授的风生水起,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历史从来不会主动告诉你这是什么,那又为何。你要从课本的只言片语中找回过去的情境,设身处地,解说过去。这是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本身要具备的专业技能。

扎实的知识是一个老师有“道”可传的基本。历史组内有经验的老师会在教研会的时候谈论他们当年的学习方法,记得有位老师曾说他当时为了掌握更加扎实的知识点,他去了市场上买了所有历史习题回来,狂轰滥炸的做题,最终慢慢的找到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考法,于是也就对某个知识点有了更加全方位的认识。高中历史课本里的都是精华,但是课本毕竟语言过于简练,而历史事件永远不可能独立发生,这就需要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补充很多知识点。同时历史考试不再是单纯的对知识点的对错进行考察,而是对历史现象全方面的多角度的考察,这很考验一个老师的思维方式,这时候对于年轻老师来说,就特别需要做题,只有多做题才能拓展你的思维方式,才能从出题者的角度找到一个知识点的考察方向。然后在课堂中,讲一个知识点你需要把所有能考察的角度都要给学生分析清楚,扩宽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面。所以平时在备课中,我会先把主要知识点梳理清楚,然后再去做题,对于一些新角度的题目,会标记下来,并且上课时候把这个思考角度提供给学生,一起来分析问题。

对于一个老师来讲,要提高专业水平其实还远远不够。你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试题为什么有一些新的角度,往往大多数是出自一些专业论文,某个历史教授对这个问题研究深入,有他的思考角度,把它摘取一段,让学生得出结论。考察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在材料题当中基本是这个模式。所以对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来讲,是很有必要拜读专业论文,加深你对历史的认识。举个例子,在学习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本书,便是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被认为是近代史入门资料,是学习近代中国历史的最基本的教科书。这本书的畅销实则与作者非常客观公正的历史观是离不开的,作者不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宣扬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也不从文明史观角度过分夸大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而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新旧交替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对立,这个过程可能是蜕变式的,是慢慢的蜕变,是特别正常且有根可寻的成长的过程,他不否定中国旧的政治文化体制在新时局中的不合时宜,他更多的是在告诉我们旧的体制在新时代存在的合理性。比如他看待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过去我们总把这个思想当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因为它没有冲破“体”而学“用”,所以它会失败,真正造成落后的是“体”,是政治制度,你还保留它,所以你失败。但是陈老先生却认为在当时的中国,一个封建势力还强大的旧中国,一个对西学还很有保留的旧中国,如果没有“体”作为根本,“用”在中国找不到依托,“用”都很难进入中国,你挑战了知识的分子的底线和安全感,从某种程度上讲“中体西用”的存在是相当合理的。所以说这本书会打破你固有的思维方式,至少对于我是这样。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

当你有所学,你还要想办法教授你的所学,教是一个讲究方法的过程,因为教最终要落到实处就是学生是否接受了你的知识点。这里我不大谈特谈如何掌握历史教学方法,因为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学生而异,这里我主要是谈谈让学生愿意学习历史的问题,我认为任何有成就的事业首先是你要愿意接纳他。前段时间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老师普遍认为学习气氛很浓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我的问题确是讲授法为主,并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的声音盖过了学生,对于那些想要表现的学生来讲,我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扼杀在摇篮中。事后,的确有一位学生过来跟我讲,他说自己从前一天晚上一直到上公开课,都在认真研读课本,把知识点记忆得清清楚楚,但是上课时候我却一眼都没有关注到他,他表示非常失望。那一刻,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想这应该是一次教训,我应该得到一些启发。

对于文科班的学生,老师应该着重去调动历史学习的兴趣,这个兴趣可以从老师角度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从学生角度去认可去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对一个问题愿意讨论,不应该去忽视他,要给他机会,让他合理表达,教学相长绝对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要不断突破自我的一个要求,我唯有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每一个做学问的人,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人,都要经历王国维式的摸索过程,望尽天涯路千万不要放弃,因为灯火阑珊处才能遇见那个“他”。且行且进步!

猜你喜欢

做题课本角度
神奇的角度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