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童坠井遇难拷问城市“良心”

2019-01-12张玉胜

中州建设 2019年6期
关键词:窨井公共设施防尘

张玉胜

在武汉经营小吃店的张子恒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家店面门前不远处的绿化带上覆盖的防尘网下,竟有一口无盖的污水井,而污水井井口仅仅有一层防尘网。11月9日中午,11 岁的张子恒在玩耍的过程中坠入井中,5 个多小时他被找到时已经遇难,在坠井瞬间他还喊了一声“妈妈”。(11月10日《北京青年报》)

一个11 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被一口无盖污水井瞬间吞噬,如何不让人扼腕叹息、痛心疾首。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尽管“‘窨井之殇’何时不再重演”的追问,早已是舆论质疑和民众呼声,但并未阻止此类悲剧的频频发生。城市经营如何守住民本“良心”、堵塞管理漏洞,还民众出行以安全,亟待引起城市管理的警觉与落实。

从新闻报道看,这起坠井悲剧发生于一口只蒙有防尘网而并无井盖的污水井,而且这口井位于紧挨小吃店门前不远处的绿化带中。人们狐疑不解,这究竟是一处施工现场,还是被管理者疏漏的“遗忘”之井?但无论何种情况,一口整日向路人张开“吃人”大口的污水井,其伤人的高几率不难想见。更为关键的,把一口无盖之井用一层防尘网罩住,无异于是在人为设置一处坑人“陷阱”。

缘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需要,遍布于街头巷尾、公园小区的城市窨井不可或缺,且身份较为复杂,涉及的产权单位有市政、电力、通讯、热气、自来水、燃气、污水等10 多个部门。除雨水窨井由市政部门管理外,其它则由相关单位自行管理。鉴于窨井设置不仅是为方便城市相关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的管理硬件,也是关乎民众出行安全的风险所在。故此,窨井必须加盖、井盖务必结实、抗压和耐用,应该是城市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标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城市管理细节却往往被某些经营和管理者所忽视,要么粗心大意被遗忘,要么自以为是存侥幸,要么监管缺位被疏漏,以至不该发生的“窨井之殇”却频频发生。而且每每发生事故后多引发责任主体不明、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这其实就折射出的城市管理的漏洞。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遏制“窨井之殇”应成为亟待破题的民生考题。

遏制“窨井之殇”,首先要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对市政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要统筹考量、合理布局和科学规范,同时建立起完备的监管与职责制度体系,切忌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尤其是要把窨井设置和管理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民生高度去认知。

其次,要建立窨井监管责任制,让窨井必“有主”,出事必追责。要像建立“河长制”那样为每一口窨井制作“身份证”,让其有主管单位、有具体责任人,并建立常态监管、定期巡防、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临时施工也需明确警示标志、加强防护措施。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城市窨井屡成“马路陷阱”,拷问城市管理者的“良心”,即民本心、责任心、精细心。遏制无盖井“吃人”不仅需要城市管理者自身的“良心发现”,更需以顺藤摸瓜的追责到底,让“没良心”的事故作佣者得到应有处罚。

猜你喜欢

窨井公共设施防尘
面对窨井
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协同治理中的角色探析
窨井安全结构设计
城市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防尘记
井盖旁的猴交警
煤矿井下防尘技术研究
一路惊喜
公共设施区位规划及相关研究述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