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叶蜡梅的研究进展

2019-01-12马建苹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香豆素蜡梅甲氧基

田 浩 马建苹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周 剑 郭 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州,450046

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是蜡梅科蜡梅属半常绿大灌木,是中国专有的植物[1]。大量分布于江西省大部地区、安徽南部及浙江中部等地。目前少有栽植[2]。柳叶蜡梅叶揉碎极芳香,可作为药材,亦可作为香料,是畲族民间常用的药材。柳叶蜡梅的干燥茎叶也可以作为茶叶饮用[3]。2014年,国家卫计委批准柳叶蜡梅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原料。由于柳叶蜡梅的叶子散发香气,其花期较长。南方很多地区也将其作为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研究表明柳叶蜡梅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蒽醌与生物碱类等成分,柳叶蜡梅具有抗氧化、抑菌、消导止泻、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挥发油类化合物

挥发油是柳叶蜡梅植物中重要的成分。2013 年周靖[4]等人利用GC-MS 分析方法,发现柳叶腊梅叶的挥发油成分中主要是半萜和倍半萜。其中桉树脑、龙脑、α-—蒎烯、δ-杜松烯、α-萜品醇的含量较高,并且对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同年沐方芳等人[5]在柳叶蜡梅茎中也发现了挥发油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亚油酸(11.96%)、棕榈(11.38%)、(-)-β-杜松烯(5.10%)、桉叶油醇(4.89%)等等。

1.2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也是柳叶蜡梅中重要的成分之一。2012年潘心禾[6]从柳叶蜡梅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山萘酚、槲皮素、kaempferol-3-O-β-D-glucoside、芦丁、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山萘酚-3-O-芸香糖苷等。并且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2016 年耿敬章[7]对柳叶蜡梅叶的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柳叶腊梅叶总黄酮提取量得到很大提高,达到了83.1mg/g。同时也进行了抗氧化实验,自由基清除效果为IC50(DPPH)=1.22 mg/mL,IC50(OH)=0.92 mg/mL。

1.3 香豆素类化合物

香豆素是由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2012 年杨春[8]等人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液液萃取纯化技术,对柳叶蜡梅香豆素提取进行工艺优化,同时本次实验也提高了柳叶蜡梅香豆素的纯度。分离得到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6,7,8-三甲氧基香豆素这两种香豆素化合物。2013 年章瑶[9]从柳叶蜡梅叶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异秦皮定和东莨菪素。有研究者从柳叶蜡梅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二聚体香豆素chimsalicifoliusinsA 和chimsalicifoliusins B,一个三聚体香豆素chimsalicifoliusins C [10]。

1.4 蒽醌类化合物

2012 年潘心禾[6]从柳叶蜡梅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1.5 生物碱类及其他化合物

1979 年李清华等人[11]从其分离等到生物碱蜡梅碱,其他成分如含鲨肌醇。2005 年肖炳坤等[12]从柳叶蜡梅中分离鉴定得到2 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是d-夏蜡梅碱(d-calycanthine)、l-蜡梅碱(l-chinonanthine)。

2 药理活性

2.1 抗氧化作用

潘心禾[6]从柳叶腊梅叶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的7-羟基-6-甲氧基香豆、山萘酚和槲皮素等化合物,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张新枫[13]采用ABTS法,测得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山蔡酚和榭皮素这三种化合物有较好的清除ABTS自由基的作用,其IC50 分别为8.72mmol/L、1.53mmol/L 和0.563mmol/L 。耿敬章[7]的研究表明柳叶蜡梅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也很好。

2.2 抑菌作用

2017 年吴永祥等[14]发现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二氯甲烷萃取物抑菌效果最好。2002 年刁军成等[15]进行消毒抑菌的药理实验研究,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可达到抑菌率为93%左右,同时山蜡梅水提物对流感病毒直接杀灭的作用。

2.3 消导止泻作用

2013 年温慧萍[16][17]发现柳叶蜡梅对小鼠的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降低(P <0.05),血清GAS 水平均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具有很好的促消化作用。通过建立刺激小肠导致腹泻的蓖麻油致腹海模型和刺激大肠导致腹泻的番泻叶致腹泻模型。研究表明柳叶蜡梅茎对蓖麻油致腹海模型效果显著[16]。同时表明柳叶蜡梅水提物对腹泻具有更好的效果[18]。

2.4 抗肿瘤作用

2010 年陈斐[19]研究发现柳叶蜡梅对人宫颈癌Hela 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发现对时间和浓度有依赖性。2011 年刘忠达[20]利用Hoechst33258/PI染色等技术,研究发现柳叶蜡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猜测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2.5 免疫调节作用

2012 年巴东娇[21]建立慢性盆腔炎小鼠模型,柳叶蜡梅灌肠给药,实验结果发现柳叶蜡梅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细胞免疫功能。2012 年杨林波[22]等人通过建立混合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模型,柳叶蜡梅不同剂量给药。结果表明给药小鼠的子宫形态较模型组有所减轻。这两个实验表明柳叶蜡梅可以治疗盆腔炎。2000 年,刘丽等[23]研究蜡梅花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的药理活性,将蜡梅花水煎剂给药于正常小白鼠,发现其具有增强吞噬活性 (P< 0.001)和体液免疫功能 (P<0.001) 。另外对蜡梅花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蜡梅花富含大量的α-胡萝卜素,其对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加强作用。

3 展望:

随着对柳叶蜡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柳叶蜡梅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既可以作为药材,也可以作为保健品进入市场。由于柳叶蜡梅独特的香味,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并且柳叶蜡梅的大量使用,野生柳叶蜡梅日益减少,柳叶蜡梅也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大规模种植。因此柳叶蜡梅有着光明的前景。希望本文能对柳叶蜡梅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香豆素蜡梅甲氧基
植物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的研究现状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化妆品中8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取代甲苯催化氧化合成取代苯甲醛
风中的舞者——蜡梅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选择性氧化
蜡梅飘香
《蜡梅报春》
盐酸罂粟碱的合成路线图解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简单香豆素的提取及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