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角的京郊农村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2019-01-12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京郊养老老年人

韩 芳

(北京农学院 文法学院,北京102206)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供充分满足农村老年人需求的有质量的养老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2030年,超过480万,每3个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严峻,因此养老服务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本研究以农村社会转型为背景,从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社会所能提供的服务之间的不对接性,来探究北京农村养老服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继而为京郊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对策建议。

1 京郊农村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

样本按照北京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和地域划分,分别选取了顺义、怀柔、平谷、昌平,大兴、密云五个区,共五个不同类型的村庄。问卷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进行设计,分别从农村老人的经济支持、生活照顾、精神满足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分,回收100分,有效问卷83%。对于一些情况特殊,如高龄老人(80岁以上)、五保户、残疾老人、独居老人、残疾老人、子女外出务工老人、隔代抚养孙辈老人等进行了入户访谈。被访老人中60~65岁的18人,66~70岁的20人,71~75岁的22人,76~80的20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0人。

2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 服务政策瞄准性和落地性不够 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农村老人诉求表达机制,致使养老保障政策与老人需求不对接。[1]在政策落实中,村干部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误读和偏差或者人为的存在人情、家族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做到精准的上情下达,导致农民对养老服务政策根本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入,结果好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2.2 养老各项制度落实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农村养老政策执行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养老保险金存在挤占、挪用和违法违规使用的现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但是由于地方民政部门受政府主管部门约束,乡、镇群众性社会保障委员会监督实际是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存在政府资金紧缺时挪用养老基金的可能性。

2.2.3 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北京远郊农村存在低收入村,普遍存在养老资金匮乏的问题,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和娱乐健身的场地和器材相对不足。[2]同时,农村养老服务数量和质量较低,致使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没有适合的养老服务。所以,失能老人还是单纯依靠子女、亲戚朋友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度过晚年,缺乏正规的养老服务体系来满足老人各方面的需求。

3 完善京郊农村养老服务的可操作化的对策

3.1 制定满足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政策

增加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主体统筹城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政府应当建立起全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和机制。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并有所创新。同时,政府要广泛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对于好的典型要及时总结经验,并能够把有效的模式进行推广。

构建有针对性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各地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了解当地农村老人的需求,根据需求排序,探索灵活多样的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要建立普惠制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老年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尤其为残障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身体残疾或精神障碍老人对专业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需求。

3.2 提供订单式的养老服务项目

政府在充分调研农村老人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第三方社会组织,从花钱养人到出钱办事,设计项目清单购买专业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3]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开展专业的养老服务项目,鼓励推行“一村一社工”,对农村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专业的评估,同时监督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效果,确保政府项目有实际效果。

3.3 对养老服务的效果进行专业评估

通过购买第三方评估项目,对农村养老服务进行科学的评估,以老年人的反馈和评价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体系。[4]同时,对评估的结果有必要的奖惩机制。

3.4 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组建反应快速的互助农村养老模式,那可以解决大部分农村养老家庭中发生的困难。如急救电话110,120这样的急救组织的运营模式完全可运用到居家养老模式的体系中来,建立低龄老人+高龄老人,一老一小结对子等模式。[5]

3.5 提供农村养老服务资金保障

政府资金的投入角度解决养老服务问题。想要短期的解决一定的养老服务问题,加大养老服务领域的资金注入,无疑是短期快速解决养老服务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6]

3.6 从社会大环境方面解决养老服务问题

京郊农村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降低GDP的增长率,从而加大社会保障,社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这样才能在既保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让该地区的居民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失去安心稳定的心态。

3.7 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现阶段农村养老专业队伍基本上属于真空地带,引进职业化、专业化的农村社会工作与老年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养老服务供给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保障。[7]只有合理的运用恰当的措施,去解决当前社会出现的新型养老服务问题,运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和运用养老服务模式,才能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京郊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为农作物提供“精准服务” 京郊农庄里的节水“新花样”
王家磨村 京郊难得一见的“四美”森林乡村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