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测行业的“关键词”

2019-01-12许欢

中国纤检 2019年1期
关键词:关键词实验室机构

文/本刊记者 许欢

“整合、投融资、创新、科技、竞争、新技术”,这几个关键词,几乎贯穿了检验检测行业近年来发展的始终,也成为各大检测论坛讨论的核心。在第十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科技金融圆桌会议上,主持人打破以往形式,针对嘉宾所长,向每位嘉宾提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嘉宾作答。问题囊括了检测行业发展的众多方面。

论坛嘉宾:

清华大学跨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刘辉

中检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建玺

启迪金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任洪文

我要测网、仪器信息网市场总监 张小师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陈砚

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迟海鹏

问: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现阶段有何改变?

任洪文:2018年,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比以往好很多。国家在政策上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比如500万以下贷款银行免缴税。也就是说,从前企业从银行贷款,银行收取利息需要缴税,现在则不需要缴税,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还有企业证明还款能力问题。其实检测行业的固定资产大概分两部分:一是个人房产,二是检测设备。这两项固定资产全是硬通货,都可以拿到金融机构抵押贷款。房子抵押贷款到哪儿都能做,但设备抵押贷款需要和金融租赁公司合作,他们可以从专业化角度评估设备情况。

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合作:一是售后回租,主要是把设备卖给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再转租给检测机构;二是融资租赁,主要是检测机构在购买设备之前和金融租赁公司商谈好价格,由租赁公司出资70%、检测机构出资30%用于购买设备。设备采购后由检测机构使用,金融租赁公司则按月收取租金。

问:创新联盟能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哪些帮助?

刘辉:2001年,科技部把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置在大学,进行合作。通过十几年发展,每个专业领域都挖了一口深井,但却坐井观天,自行其是,对行业发展贡献很少。

成立创新联盟,实际是为创造跨行业、跨学科交流的机会,而且所有创新的科研内容,都需要进行市场化和企业化。中小企业参与进来,恰恰把这些跨学科、跨领域所形成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很好的转化。

众所周知,国家提供了大量科研经费给大型科研院所,所以他们不缺钱,不愿意把成果市场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果都浪费了。而一些已经转制的院所,国资委不允许它们成立新公司,也导致其无法进行市场化。 所以把中小企业汇集到联盟里,主要是为研究成果能更好地市场化。

问:华测检测并购时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主要看重企业哪些特质?

陈砚:首先符合华测检测需求的企业,必须要有战略方向,再去看哪些符合华测检测的需求及发展,哪些并购标的会和谐有效。从这些方面来看,并购对象会是有一定海外布局的机构。另外,华测检测对带有补充性,并在某一细分领域具有优势的机构更感兴趣。

其实,华测检测更希望并购的企业能有明确预期,如果企业预期波动太大,就很难进一步沟通和交流。而且我们需要见到企业有现金流,而不是仅有利润。很多中国企业家可能不太重视现金流,但其实检测行业现金流非常重要,因为它能证明企业与客户交易时,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和竞争能力。

问:中小检测机构要如何在竞争中避重就轻?

张小师:对于现阶段的中小检测机构,品牌建设其实非常重要。我要测平台接到过很多电话,都是想要SGS或者BV的检测报告。我并不是为他们做广告,而是根据客户真实需求得出的结果。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因为检验检测机构不应该只是出检测报告,而是要让客户拿着具有品牌价值的检测报告,提升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所以检测机构应该重视品牌建设。因为品牌是企业未来并购或者被并购时非常重要的资产。

而且检测机构在企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如果只是出份报告,其实并不能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因为这时产品如果检测出质量问题,需要全部销毁或返工,代价太高。检测机构应该围绕产业链研究客户研发上的需求,在中小企业前期研发时就该介入,提升其产品品质。

如果只是通过检测出份报告,那和其他同样有资格出报告的检测机构又有何区别?但检测机构如果能为企业在产品研发上,输入专业的检测能力,就能够形成差异化竞争,拥有很好的利润率。

问:怎么样找到适合检测机构的技术应用?

李建玺:可以多关注跨界新技术的应用。比如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现在已经被大量投入到生产中。检测机构也应该顺势而为,让新技术为检测所用。即使我们不了解也没关系,因为有这方面技术的企业非常多,可以联系跨界之外的企业进行合作,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积累。现在一些小投入,将来可能会变成很大的惊喜和收获,这也是一种借力。

问:科技的发展为实验室带来哪些改变?什么趋势应该关注?

迟海鹏:美国政府从2001年就提出了实验室挑战,后来又提出2050实验室挑战。主要是要求实验室开放共享,运用更多智能化和机器人参与操作。

首先实验室应该是高科技的感觉。美国认为实验室是一个展示中心,它要对外来人员以及合作单位进行展示,通过实验室就能知道未来企业研发能力如何。而检测机构,通过设备和平时的操作流程,就能知道检测能力如何。这也是发展趋势。

实验室建造者要怎样顺应未来趋势帮助企业发展?美国2050实验室挑战提出:少投入,多产出。实验室的建设不应只单纯花钱,更应创造价值和省钱。实验室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如果能提前完工一天,就为企业多创造出一天的价值,这就是省钱。

比如戴纳最近正在建造的22000平方米实验室,按照常规实施计划应该一年左右完工,但我们计划只用50个小时完成,能节省一年的时间。此外,在现有空间的情况下,满足各种检测内容以及扩增的要求,也是最大的节省。

所以我们研究的方向是:在同样面积同样空间的情况下,满足未来更多调整的可能性以及扩增的可能性。

戴纳最近在参与冬奥会场馆建设,包括旧场馆的重复利用,因为旧场馆现在满足不了冬奥会运动员的特殊需要,国家要求重复利用。其实它和实验室一样,都是通过调整或扩增,重复利用,以节省成本。

现在戴纳推出了智慧实验室管理,用手机APP就能随时随地看到所有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包括试剂耗材的使用量以及每天备品备件的使用量。此外,我们与协和医院及北医三院正在推出共享实验室概念,能做到所有仪器设备及资源的全面共享,对能耗服务进行全面监控,使所有试剂耗材用到极致,节省了大量运营成本。

另外,还有实验室的预约使用服务。可以预约一天,也可以预约一年,仪器设备甚至是人员都可以进行共享。预约完成使用后还能自动结算计费。过去认为投资和建设,不是同等的立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同等立场下,为大家解决了所有盈利问题及资金使用问题,还有高效的服务。

猜你喜欢

关键词实验室机构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