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

2019-01-11高利峰廉明李敏

价值工程 2019年36期
关键词:贫困长效机制精准扶贫

高利峰 廉明 李敏

摘要: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对陕南某县H村精准扶贫的实践现状进行研究,探讨精准扶贫的困境,并从多个方面提出精准扶贫的对策,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Abstract: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and field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 village of a county in southern Shaanxi is studied, the plight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discusse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proposed from multiple aspects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关键词:贫困;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Key words: poverty;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long-term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6-0073-02

0  引言

扶贫开发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之后成为国家战略[1]。精准扶贫主要是指针对不同地区和农户,采用科学手段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2]。目前,对农村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研究和实践较多[3-7],但对陕南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研究较少[8-9]。论文对陕南某县H村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农村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1  基本情况

H村地处我国秦岭腹地,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该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其位于县城以北10km,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533户2144人。村总面积24km2,其中耕地面积3917亩,林地面积25300亩。2017年末人均纯收入9351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4376元。

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481人,2016年已脱贫38户144人,2017年脱贫79户287人,未脱贫28户50人,全村贫困发生率0.3%,致贫原因主要是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交通落后和因病等原因导致(图1)。

2  精准扶贫的实践

2.1 产业扶贫促发展

近年来H村积极发展产业兴村战略,全方位增加群众收入。创新实施“三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一是金融扶贫“三带四联”模式:通过金融扶贫,带联118户贫困户每年分红46.76万元,贫困户每年收入3960元。二是企业带动扶持模式:引进某生态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上亿元发展种养殖一体化项目,种植构树2000亩,套种中药材2000亩、繁育黑猪1500头,真正实现了“种植、加工、养殖”一体化的产业路子。三是党建领航模式:通过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手把手、一對一的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包组包户包基地,保证了每户都有长、中、短产业。

2.2 科技扶贫注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H村注重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依托市内高校资源和对口包扶单位大力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兴村。某学院根据对口扶贫安排,委托校内高级农艺师、高级实验师以及园林专家等为当地群众开展核桃、板栗、水杂果等林木冬季科管培训,现场指导群众果树冬季剪枝、防冻、追肥等相关知识,促进和坪村特色林木的科学管理水平,使该村不少群众收益。2017年该学院拨付产业发展资金18万元,县学生资助中心拨付资金6万元,县扶贫局拨付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扶持板栗核桃提质增效园2000亩,给贫困户发放养殖周转资金,通过扶持资金,让贫困户养殖有原料、种苗有资金、回收有保障,真正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工厂劳务得薪金,黑猪养殖得补助,养殖回收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子。

2.3 基础设施换新颜

强化基础设施,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易地搬迁贫困户44户,并对房屋进行统一装修,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房屋进行重建,保障全村农户住房安全;大力实施农村供水管网工程、确保人畜安全饮水,2017年全村饮水管网提升403户4.3万m2,新修截水坝3个、蓄水池21个760m3,安全饮水全覆盖;加强道路建设、提升交通条件,共完成水泥路加宽5.8km,油路反砂修复1.5km;坚持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安装路灯,修建便民桥和垃圾处理站,使村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  精准扶贫的困境

3.1 产业扶贫后劲不足

目前H村的产业发展项目主要以构树种植、中药材种植、黑猪养殖和光伏发电等为主,产业发展项目较少,而陕南地区发展中药材和黑猪养殖等项目的农村又较多,就导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各个村庄农业产业项目趋同、价格不高;其次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不高。H村主要以第一产业的种植、养殖为主,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较薄弱,缺乏专业的加工技术、产业工人和市场分析能力,农商转化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缓慢;再者是第三产业发展弱,农业观光等项目没有发展起来,无法形成三产联动。

3.2 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识不强

贫困户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再加上疾病、没技术、交通落后和思想保守等各种原因,主动脱贫、积极脱贫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个别农户存在“等、靠、要”和“你让我脱贫”的思想,对政府和相关包扶单位的依赖程度较高;其次是存在小农意识。部分农户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脱贫和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眼光,“你帮我脱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3.3 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不够

通过近年来对口帮扶等工作的开展,部分贫困户已经脱贫,并且开始致富奔小康,但仍有部分贫困户需要继续扶持,而且剩余贫困户的扶贫难度也较大。从目前来看,依靠政府推动对口帮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民间社会力量介入的較少。由于农村经济规模较小,再加上对农、林特产品等的宣传力度较弱,社会资本积极主动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意愿不高,贫困群众依托企业发展的机会较少,农企联合的氛围还有待加强。

4  精准扶贫的对策

4.1 深化产业扶贫力度

产业是脱贫的重要依托,也是贫困群众抱团致富的有效途径。虽然H村目前在产业脱贫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林特产品大都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要深化产业扶贫力度,继续引进有一定地域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加大对农、林特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依托互联网+等创新模式积极培育市内外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产销一体化,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4.2 继续强化精神扶贫

扶贫先扶志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现阶段要对贫困户进行正面的宣传引导,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通过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摆脱“等靠要”的想法,增强他们自我求变、光荣脱贫的信心,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积极脱贫、努力致富,由“输血”式扶贫逐渐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4.3 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

精准扶贫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政府不仅需要做好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扶贫的激励机制,更要积极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加入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来。鼓励省内金融机构、高等院校、NGO组织、企业、爱心人士等关心精准扶贫工作,使他们全方位参与到精准扶贫中,并在强化结对帮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指导、教育帮扶、提供岗位、搭建平台等多种形式推动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飞.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37-50.

[2]张玲,杜一鸣.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01):87-89.

[3]宋延兵.构建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张家口市万全区下西湾村精准扶贫经验[J].经济论坛,2017(07):56-57.

[4]耿军会,孙璐.河北省深度贫困县金融精准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9(12):105-107.

[5]张梅.菏泽市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及长效机制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01):10-11,79.

[6]梁修全.湖北保康: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9(07):61-65.

[7]尹文文.济南市C区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20-23.

[8]张雪,王怡,李新红.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政府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分析——基于商洛丹凤县的调查问卷[J].辽宁农业科学,2019(01):45-48.

[9]刘龙龙,王颖,邓淑红.全域旅游视角下秦巴山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商洛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9,31(02):127-134.

猜你喜欢

贫困长效机制精准扶贫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