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9-01-11杨在文张玉领曹威

价值工程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诚信指标体系文明

杨在文 张玉领 曹威

摘要:深圳市文明诚信积分指标体系以文明诚信的内涵和外延为基础,结合深圳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数据归集实际情况构建而成。指标体系包括遵纪守法、诚信守约、崇德向善、尚智崇文和社会贡献五个一级指标、四十个二级指标、64个具体评分项。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评价结果,给与积分较高者在公共服务领域以便利和优惠。

Abstract: The Shenzhen Civilization and Credit Scoring System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credit. We combined the specific demands of building Shenzhen as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and the practice of data collecting together in setting up this scoring system. The scoring system contains 5 first-grade indicators, namely the performance of law abiding, faithfulness and credit, moral excellence, education excellence, and social contribution. There are 40 second-grade indicators and 64 specific evaluation criteria in this system as wel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Delphi Method are used to set up the weight of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scoring system, the citizens with high scores will be given preferential service and favourable price in public service system.

关键词:文明;诚信;公共信用;指标体系

Key words: civilization;faithfulness and credit;public credit;indicators system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6-0296-04

0  引言

文明诚信积分是通过构建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大市民进行文明诚信评价,对积分较高者在交通、文体、医疗、政务服务等领域给予便利和优惠,从而使文明守信者得到尊重和礼遇。通过推行市民文明诚信积分,对文明守信行为给与正面激励,可以让文明、诚信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促进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诚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进城市文明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1  文明市民诚信积分评价中的“文明”与“诚信”

1.1 市民“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极其广泛的概念。当前学术研究较为通行的“文明”是指“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从一个社会、一个地区或城市来看,则有文明社会、文明城市。对于每个个体,则有文明个人、文明市民。從文明市民评价的内涵来看,“文明”包含市民个体文明表现的三个维度,即文明素质、文明行为和文明成果。文明素质是指一个人内在心理和文化素质,其外化后表现为文明行为,文明行为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是文明成果。

目前关于文明素质量化评价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在实践中已经有应用案例。唐永进在《文明市民的基本素质》一文中从行为心理学视角将市民素质的内涵界定为市民的心理特质,即市民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行为趋向和逐渐积累起来的智能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实际能力,并强调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是我国文明市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全国文明指数测评体系(2015)》中,第25个二级指标即为“市民文明素质”,其包含的三级指标有文明行为、文明交通、友善礼让、公益活动和见义勇为。这里的“文明行为”是狭义的文明,主要指在公共场所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对文明素质的衡量主要是通过市民外化的一系列行为来实现。

1.2 指标体系对“文明”的界定

个人的内在素质是可以直接量化的,一般是通过个人的外化行为来进行考察和衡量。个人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例如获得荣誉,也是可以记录和量化的,同时它也是对个人行为成果的反映,因此一些行为结果性的数据可以用于衡量个人行为。因此,此次深圳市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中的文明,包含了文明素质、行为和成果三个维度,在指标选取上以行为指标为主,以结果性指标为辅。

对“文明市民”的要求,从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遵纪守法、诚信守约、崇德向善、尚智崇文、社会贡献五个方面。这也是深圳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中“文明”的外延。

1.3 “诚信”与“文明”的关系

“诚信”是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分名称中强调“诚信”,一方面是因为在深圳市文明诚信积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诚信指标在全部指标中占据较大比重;另一方面,积分也可以作为区域的个人信用分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相关应用场景中加以推广应用。

2  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

2.1 理论依据

对个人的文明素质或文明行为进行量化研究并不多见。这一研究需求更多是急剧转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课题。在国外相关研究中,更多是从人类发展指数和人类生活质量指数[2]等。这些指标更多的是群体性指标,而不是对个体的衡量。在国内,对于文明市民评价的理论研究在近年偶有文章涉及,最具影响力的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及该编写组主编的《文明与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研究》[3]一书,该书为市民文明行为提供了重要衡量指标和市民文明行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2.2 政策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十九大报告是深圳市进行各方面文明建设的最高指南。对深圳市文明市民积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要参考最新版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

2.3 实践经验

2.3.1 宁波文明行为积分

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最为完整的区域文明行为引导规范性文件。《条例》重点对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30类不文明行为、10类倡导性文明行为和6种高尚道德行为作了分类列举。

2.3.2 苏州“桂花分”

苏州市在2016年年初启动市民信用积分评价,冠名“桂花分”。桂花分从4个维度对个人信用进行评分:满分200分,其中基础分100分,附加分100分。附加分由基本条件指标、能力指标、资产状况指标、品德指标4个指标构成。

2.3.3 宿迁“西楚分”

2018年5月宿迁市推出西楚分,覆盖全市457万成年人。采用千分制,默认得分为1000分,分为AAA、AA、A+、A、A-、B、C、D八个等次评价体系,每个信用等级对应相应的信用积分范围。

2.3.4 厦门“白鹭分”

2018年7月5日,厦门发布白鹭分,覆盖18周岁以上的厦门户籍人员及厦门市常住人员,市民可通过“信用厦门”、“厦门市大数据”微信公众号查询自己的白鹭分,用于申请开通办理公共自行车免押金租借等信用便民应用。

2.3.5 福州“茉莉分”

2018年8月福州市推出“茉莉分”,覆盖全体市民。茉莉分以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个人信用数据为基础,建立评估模型,应用在公共交通、图书借阅、教育缴费、看病就医、公园景区、行政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

2.3.6 美国个人信用分

在个人信用评价方面,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经较为丰富,最著名的是美国的FICO信用评价模型[4]。这些模型主要是从个人的信贷数据来分析预测评价对象未来贷款的违约概率,因此与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的目的和整体思路差异较大,参考性不强。

3  評价对象

深圳市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的对象是十八岁及以上的深圳市户籍居民、办理了居住证的居民、深圳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受过深圳市政府部门明文表彰的人员。

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 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内涵和外延保持逻辑一致性,层次划分明确、维度划分互不包含。另外,注重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标准确立、评价方法和路径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2 导向性

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目的是为了引导市民提升文明素养,促进城市文明整体提升,因此指标选取、权重形成均应注重以整体上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第二,对薄弱环节要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增加指标,加大权重,市民文明素质;第三,指标体系的构建结合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国家和地方倡导的一些新要求、新理念,如绿色生活等。

4.3 可操作性

本次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基于可采集的数据和便于采集的数据,没有数据支撑,任何理想的指标都无法实现。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可操作性。

4.4 合法合规性

市民文明诚信积分一旦广泛应用,将对市民权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指标体系构建应注重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侵犯市民合法权益。

5  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规则设计

5.1 指标体系

根据《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和《深圳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对文明诚信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结合深圳市归集的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我们编制了《深圳市市市民文明积分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供包含遵纪守法、诚信守约、崇德向善、尚智崇文和社会贡献五个一级指标、四十个二级指标、六十四个具体评分项(具体见《深圳市市民文明诚信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表》)。

对“文明市民”的要求,从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遵纪守法、诚信守约、崇德向善、尚智崇文、社会贡献五个方面。这也是深圳市民文明积分评价中“文明”的外延。遵纪守法,即指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这是对市民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市民的行为底线;诚信守约即诚实信用,严格履行约定,这是对一个现代市民的基本要求;崇德向善即指在公共场合要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序良俗,这是对一个文明市民的基本要求;尚智崇文是指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主动参与文化创造,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社会贡献是指帮助他人等积极的利他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是对一个文明市民的较高标准要求。

二级指标的构建主要是通过梳理现有的数据资源,哪些符合五个一级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即纳入相关一级指标中,做到对现有数据的充分利用。

5.2 计分方法

市民文明诚信积分(C)包括基本分、加分项和减分项。基本分600分,四十个二级指标(X)中,加分项得正分,减分项得负分。加减分项每个指标的指标数值为Xi(该值可能为频次、总量),指标的单位数值加减分值为ai,各加分指标得分设定上限,减分指标设定下限。总分上限1000分,下限0分。

5.3 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确定包括每个指标的评分上下限及单位分值的确定。指标权重(分值)确定采用专家评分法,即改进的德尔菲法。由专家对各自专业领域的及公共领域的指标进行赋分(赋权),通过反复征求意见或讨论达成较为一致的赋分意见。目前,相关指标的赋分(权重)已经经过两次征求专家意见。指标分值和评分办法将根据数据质量、数据密度和评分后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优化调整,以期尽量准确、全面的反映市民文明诚信程度。

5.4 指标数据有效期(修复周期)

对于失信行为的扣分或守信行为的加分,相关失信或守信行为是非持续性的,我们对相关记录的加减分设置有效期限,也就是设置失信修复周期或守信激励周期。周期根据各个指标的严重性或重要性进行确定。

对于相关指标为持续性状态的,则无修复周期。

5.5 指标穿透

相关指标涉事主体为企业的,企业高管人员相应进行加减分。一般高管的扣分显著低于法定代表人的扣分。(表1)

参考文献:

[1]唐永进.文明市民的基本素质[J].探索,1998(6).

[2]鲍宗豪.市民文明素质评价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8(4).

[3]许德明,朱匡宇,著.文明与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研究[M].《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Understanding FICOscores,https://ficoscore.com/,2019.

猜你喜欢

诚信指标体系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对不文明说“不”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