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2019-01-11沙思颖张笑

价值工程 2019年36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客户

沙思颖 张笑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创新活力。国内外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资力度。本文对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现有金融科技布局进行分析,探索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ve been deeply integrated with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ing innovative vitality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Commercial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continue to increase fintech invest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inte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nking business and the existing fintech layout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explor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intech in commercial banks.

關键词: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

Key words: financial technology;digital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6-0142-03

1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务发展影响深远

“金融科技”是由金融与科技的动态融合,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由花旗银行发起的“金融服务技术联盟”项目。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将其定义为:科技为金融业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从而影响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目前金融科技主要包括数字支付、网络贷款、智能投顾等,以及在金融服务前端产品和后台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移动智能网络等科技手段。

金融科技重塑商业银行的经营逻辑和发展生态。推动IT系统架构从集中式转变为分布式业务;推动服务流程从产品中心转变为客户中心;推动金融生态场景从个体孤岛转变为平台共享;推动银行运行逻辑从资产为王转变为数据驱动;推动组织文化从封闭固化转变为开放创新;推动员工结构从资源变现转变为专业制胜。

金融科技已引起银行家的高度重视。央行易纲行长指出:未来全球金融的增长点在金融科技,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也在金融科技。《2018年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显示,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提升银行信息化建设水平,适应金融科技浪潮等已成为银行家共识。在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中,各家银行也多次提到发展金融科技。其中,招商银行提及次数最多,共70次;其次为建设银行,共54次;再次是中信银行,共25次。同时,许多银行家也关注信息科技风险,强调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科技路线图指引,盲目发展的金融科技也很可能将银行带入最后的“滑铁卢”。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发展对于银行来说已成为业内共识。

2  商业银行加速金融科技布局

为加快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优化业务结构,以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各家银行都在加速布局和投入。

信息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整体下降,但科技领域的支出不降反升。国有大行中,交行2018年科技投入增长6.1%,中行确保每年科技创新投入不少于上年营收的1%。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和招行科技投入最大。其中,平安银行2018年IT资本性支出25.75亿元,同比增长82%;年末科技人员近6000人,增长超过44%。同时,平安银行制定了IT三年(2019-2021)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三年整体科技能力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的目标。招行成立金融科技学院,启动全方位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全年信息科技投入65.02亿元,增长35.17%;招行董事会决定将“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额度由“上年税前利润的1%”提升至“上年营业收入的1%”,并且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体预算额度原则上不低于上一年营收的3.5%。光大银行将每年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由“净利润的1%”提升至“净利润的2%”。浦发银行科技人员数量2402人,比2017年增长50%。

金融科技子公司布局提速。截至2019年6月,已有十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潮流开始于股份制银行,并迅速蔓延至国有大行,其中也有城商行加入。一方面,金融科技业务有别于银行传统业务,独立化运作有助于迅速提升专业化管理优势、研发优势、激励机制等;另一方面,子公司的防火墙设置和保密机制加强,小型金融机构更易接受。可见,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潮”正在来临。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可分为为合资型和全资持有型。外部合资型是以银行为控股股东,通过和外部机构共同出资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例如,兴业数金是由兴业银行与兴业财富、高伟达软件、福建新大陆、深圳金证共同出资设立。除此以外,光大科技是由光大集团、光大银行共同发起设立;金融壹账通是由平安集团孵化而来。而建行、工行、中行三家国有大行均采用全资控股形式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从产品体系来看,目前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从前台、中台、后台三个层面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并且多数以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为主要业务内容。一是通过智能认证、客户识别等提供高效、精准的前台服务;二是通过搭建起存、贷、汇款等支付平台、业务系统,保障智能、敏捷的中台运营;三是通过构建IT架构和技术平台,支撑业务流程,打造安全、稳定的后台支持。通过战略规划、流程优化、整体咨询等提供企业运营的全流程服务。

从发展路径来看,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一般遵循由内到外的发展轨迹。成立之初,大部分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以服务本集团及集团内部的子公司为主要业务,随着逐渐发展成熟,开始拓展到同业服务,实现技术输出。例如,兴业数金成立初期主要服务兴业集团内部和集团客户,目前客户涵盖了中小银行、非银机构、政府与公共服务、产业互联网参与者等,科技输出签约合作银行数超过了350家。同样,作为首家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国有大行,建行将建信金融战略目标设置为打造完全市场化的金融科技力量,致力于为同业、战略伙伴提供优质的金融科技服务。成立后仅一年左右,建信金融开始对外输出金融科技服务,并已与多家同业达成合作意向。

3  银行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容易受到传统发展思维、组织结构及专业人才方面的制约,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客户管理及风控体系方面的固有优势,制定适合且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未来的金融科技发展应当优先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同时选择切入场景、大数据风控、智能化、应用云化等方向,各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实践,找准痛点,准确把握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逐渐升级架构,配合组织变革,用开放的心态迎接科技新时代的到来。

3.1 优化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

拥有良好的机制和优秀的人才是竞争力的基础,商业银行需要转变金融科技发展思维,加强科技和业务融合,跨条线、跨部门协同协作,形成轻型化、敏捷化的组织架构。注重金融科技的融合应用,以打造科技平台的方式整合银行现有数据、资源以及服务,使科技部门在银行驱动和决策的地位不断提升,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限,形成金融科技发展的良好生态。同时,通过组建专门的金融科技发展事业部,成立具有金融科技知识和专业管理经验的人才团队,推动全行金融科技统一推动和规划,加速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

3.2 利用科技赋能智能化客户服务

商业银行要通过金融科技切入场景获客,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提供优质服务留住客户。《规划》强调了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商业银行需要重点规划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渠道经营体系、与民生领域深度融合的金融场景、以及开放互联的轻型化金融服务模式。面向客户体验设计个性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基于创新客户认知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优化信贷融资服务能力,并通过敏捷产品研发机制提升创新研发质量和效率,打造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能力。如,7×24的无人智能网点、便捷的移动支付、远程视频智能面审、语音机器人客服、无缝嵌入各类场景的Open-API开放平台等。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利用场景化获客手段开展业务。比如,招行初步搭建了各类场景的用户生态体系,“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两大APP已构建15个超千万的客户场景。兴业银行启动“好兴动”平台建设,探索基于各类消费场景的零售业务经营模式,优化客户的旅程体验。浦发银行依托API和II、III类账户进行外部平台连接,将金融服务广泛融入互联网场景。

3.3 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数据管理

大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发展的驱动作用越发凸显。《规划》重点强调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应运用好大数据,破除不同金融业态的数据壁垒,优化金融科技适配性,再造数据使用管理流程,运用大数据技术使商业银行转变为数字化服务范式。一是通过搜集客户的信用、交易等行为数据,描绘用户画像标签,智能营销实现精准获客。平安集团采用“平安脑”智能金融交叉销售后,当年客均合同数增长8.9%。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风控,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提升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将智能风控嵌入业务流程,提升风险防控的及时性。持续加大网络安全管理力度,健全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提升重大网络攻击的全面掌控和联合处置能力。基于智能风控技术,光大银行创设了网络融资系列产品“随心贷”,截至2019年初,服务客户已超2300万。三是改造客户管理流程和银行柜面服务系统,改善客户体验。金融壹账通推出“智能财富管家”,整合客戶百万级行为数据,构建客户画像智能识别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兴业银行的“智能柜台”、招商银行的“未来银行”等,解决传统银行痛点,降低成本的同时效率大幅提高。

3.4 建设平台打造流程银行

金融科技助力商业银行转型的核心路径是打造流程银行,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实现产品创新。一是构建基于云技术的基础设施平台。招商银行打造了“小企业E+业账户和产品体系,以及产融协同的供应链财资管理平台,开发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体化数据。二是推动数字化流程改造。通过数字化互动设计、强化APP功能、引入智能投顾等实现精准营销,提升客户体验,强化全渠道整合。三是引入平衡记分卡等方法进行内部架构、制度的调整,带动全行数字化转型意识,建立新型企业文化。四是不断强化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巨头跨界合作,建立全方位数字化银行生态系统。

3.5 加强监管建设金融科技产业生态

金融科技发展在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技术创新与范式转变的同时,还需要适度有效的金融监管。《规划》首次大篇幅提出加大金融审慎力度,强调进行穿透式监管。这需要银行业做好与监管系统对接,一方面提前规范数据标准,建立完善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监管框架,保证监管数据特别是时效性高的动态数据的报送质量,另一方面应加快完善金融科技风险监测体系,确保金融科技产品和应用的把控,应对穿透式监管。此外,商业银行实现快速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还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金融科技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信用服务体系、金融行业标准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商业银行应不断推动行业内沟通机制建设,以形成更加完善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

参考文献:

[1]杨晓丽,孙凌杉.基于金融产业链的科技金融发展研究——苏州模式的借鉴与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5(2):52-55.

[2]陈国红.科技让金融更开放——金融科技驱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银行家,2017(01):40-41.

[3]文巧甜.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310(01):53-55.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银行客户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