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精细化管理深度实施的思考

2019-01-11曹曦

价值工程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精细化国有企业

曹曦

摘要: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变革势在必行,而精细化管理是后勤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国有企业后勤部门已经开始推进精细化管理,但也存在着各种障碍。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的若干深化路径,为精细化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借鉴。

Abstract: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logistic management is imperative, and refined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logistic management reform. At present, the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gun to promote refined management, but there are also various obstacl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several deepening paths for the refined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logistics,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advancement of refinement.

關键词:国有企业;后勤管理;精细化;内容型激励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logistics management;refinement;content-based incentives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6-0118-02

1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有的企业必须实施管理变革,才能不被市场和社会所淘汰。企业的管理变革并不限于某一个或几个部门,而是涵盖所有的部门,包括后勤。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处于特殊的经济与市场地位,后勤管理的变革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的后勤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后勤工作,如车队、食堂、娱乐、健身等设施和场所的管理,也包括家属区的生活管理,如住房、附属学校、附属医院等方面的管理。后勤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复杂度比较高、责任比较重大,因而在国有企业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开始大力推行后勤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精细化管理是国有企业后勤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在现代管理体系中,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强调对细节、服务和系统的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精细化管理尤其强调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在实施过程中,精细化管理需要加强对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将精细化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环节。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培育精细化文化,普及精细化的思想,学习精细化的方法;二是以全年任务为目标将整体工作逐级逐项分解;三是梳理并优化每个工作流程;四是随时关注核心业务流程;五是强化绩效管理。

在精细化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如下“八化”:一是细化,即任务分解在时间和空间上要细化,工作分配、计划制定和领导激励都要细化;二是量化,即对细化后的工作要求实施可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剔除无法量化的考核指标;三是流程化,即不断改进和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提高精细化的结构性效率;四是协同化,即工作单元之间要实现有效的衔接和配合;五是模板化,即精细化管理中的所有文档类型、数据格式、内容结构都要符合标准的模板;六是标准化,即公文格式、文字记录、作业流程都符合既定的标准;七是实证化,即绩效考核要以事实为依据,注重事实数据的收集;八是严格化,即执行的标准和偏差控制的标准要严格执行。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部分精细化,即在后勤管理的个别环节实施有限的精细化,致使精细化缺乏全面性。有些后勤部门在显性环节推行精细化,而在隐性环节故意避开精细化,导致精细化成为噱头和摆设;二是职责模糊,即精细化的职责没有被明确划分,员工智能的界限较为模糊,精细化的绩效或效率无从考核;三是后勤精细化管理与整个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脱节,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致使精细化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使精细化失去了基本的平台,变成无根之萍;五是精细化的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没有得到国有企业高层的应有重视;六是后勤部门内部缺乏有效沟通,协调不畅,加大了精细化的实施成本。

2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精细化管理的深化策略

针对于国有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国有企业后勤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后勤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应沿着如下方向深化:

第一,坚持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准则。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的潜力的激励和挖掘,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人本管理是精细化的前提,与精细化并不冲突。国有企业更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和精髓,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深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细化的推进。为了更有效地推行精细化的思想和方法,后勤部门应重视所有员工的价值和作用,激活各类员工的积极性,推行员工的人格平等制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充分发挥员工在后勤工作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和尊严。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人本管理也未得到透彻地执行,缺乏社会主义人本思想的指导,不利于精细化的全面开展。

第二,提高领导层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领导层需要利用精细化的理念将后勤部门的管理单元进行合理的疏导和整合,转换为企业的制度标准。不仅如此,领导层还应将企业经营和后勤管理进行有效地协调,提高企业及全体员工对后勤工作的重视,将精细化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同时,为了确保精细化管理能够深入推进,在企业内部要做到上下同心、思想一致。所有这些,对领导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只有领导层具备较高的精细化素养,包括思想、方法和经验等,才能全面、系统、循序渐进地推进后勤管理精细化的进展。当前,国有企业许多后勤领导缺乏对精细化的认识、领悟和运用,在精细化面前无从下手,对精细化的落实并不透彻,不仅无助于精细化的推行,反而会使精细化战略误入歧途。

第三,将精细化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当前,国有企业大都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深化,同时也涉及到后勤部门,但是,后勤管理一般属于信息化管理的薄弱领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精细化深化的目标之一就是信息化下的精细化,即在信息系统平台上推行精细化,同时充分发挥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功能。然后,国企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系统上的精细化技能和经验,认为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和精细化的局域性在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着冲突,故而在信息系统面前裹足不前。事实上,信息系统和精细化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精细化完全可以融合到信息化管理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复合型人才的价值就十分突出。关键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精细化的思维,也要知晓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才能将两者实现完美的对接。

第四,完善后勤部门的结构,优化管理制度。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后勤部门需要对各项管理内容实施标准化和程序化,对各项后勤管理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员工,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边界,避免出现职责交叉,避免相互推卸责任。同时,还要不断优化管理程序,注重业务流程的创新,根据实际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岗位,鼓励人员之间的协调和交流。为了稳步推进精细化,后勤部门之间要建立联动机制,通过联动机制来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执行力。精心化的深化还需要科学管理制度来支撑,而制度的制定应充分倾听员工的心声。所有这样,都需要后勤部门不断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实施大胆而稳健的制度创新。

第五,将精细化与员工激励相结合。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励,任何管理变革或管理思潮都离不开激励的支持,都要以激励为依托。众所周知,管理学上的激励包括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强化型激励、综合型激励四种形式,而国有企业后勤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激励模型,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引入激励,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一般而言,对于操作层面的员工实施内容型激励,因为内容型激励具有明确的激励目标,有助于基层工作的完美實现。对于中间层员工可以实施过程型激励,因为过程型激励注重目标的实现过程,有助于中间层选择和寻找更为有效的改进路径。对于高层管理者可以实施综合型激励,因为综合型激励监管内容型激励和过程型激励的特征,具有灵活多变性,既有助于精细化的变革优化,也有助于精细化的稳步推进。当然,在合适的时机,可以实施强化型激励,以弥补其他各种激励的不足。在有些场合,可以选择正强化激励,而在有些场合,可以选择负强化激励。

第六,精细化的推行和与后勤管理变革相适应。当前,国有企业的后勤管理正在实施变革,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转变。这些变革不仅为精细化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价值实现天地,但也为精细化带来了挑战。从本质上看,精细化与后勤变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反而需要后勤变革的推动,但是,如果在变革中没有做到精细化的灵活应用,可能会导致精细化的退化甚至失败。物业化管理是后勤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物业化管理更适合精细化思想的发挥。

3  结束语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而后勤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于电力、煤炭、交通等大型国有企业而言更为关键。精细化管理在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推行已经势在必行,许多国有企业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精细化管理仍处于探索或初级阶段,并没有把握住精细化的要领,没有领会精细化的精髓。因此,后勤部门精细化管理在国有企业仍然任重道远。国有企业在自身改革的进程中也要加大后勤改革的力度,打破思想上的束缚、摆脱观念上的枷锁、破除方法上的自闭,为精细化的顺利推行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国有企业后勤管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秦政强,魏志祥,谢振宇.核心价值观认同、心理幸福感和成功智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知识型人才的数据检验[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5):20-29.

[2]王建成,卢桂成,常光辉,张同建.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职能的弱化及重构[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34(173):105-110.

[3]张成华,王海军,王华.虚拟公司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产学研公共地悲剧治理研究——基于寻租、合谋、机会主义行为抑制的中介效应检验[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6):81-90.

[4]刘瑞文,黄洪斌,曹利莎,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风险防范促进效应实证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33(170):30-38.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精细化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