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微

2019-01-11沈建红

学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渗透传统文化

沈建红

摘 要:现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和其他国家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能学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行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小抓起,下面我们详细探索一下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3-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3.018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学校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和自豪感。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但是现阶段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以便提高初中阶段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下面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 改进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

在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合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让初中阶段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积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举例说明: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校可以举办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鼓励中学阶段学生积极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学习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学校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还应该开展相应的经典文学作品交流会,使初中阶段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后能够进行相互交流[1]。这样可以让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有更多收获,使中学阶段学生充分学习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华。

二、 利用初中阶段语文的课堂教学,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展现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对初中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前沿阵地”。因此,在渗透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初中阶段语文课堂的作用。老师在讲课之前就应该做充分做好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备课工作,并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背景以及该作品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有相应的了解。通常情况下来说,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古文诗词等,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学习时都会存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运用相应的方式方法充分激起初中阶段学生对古文诗词的学习兴趣。举例说明:老师在讲解经典文学作品《水浒传》时,可在对多媒体技术加以利用,播放一些精彩且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让初中阶段学生通过影视作品能深切感受到梁山好汉的侠肝义胆。这样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影视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后,在鼓励他们对原著作品进行阅读。以此达到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2]。

三、 利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学习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仅依靠语文课堂对初中阶段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利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组织一些古诗歌朗诵或古文学作品知识竞答等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板报让初中阶段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板报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设计,学生在设计的时候对中华传统文化会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利用板报还可以向其他学生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在校园中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还是在让初中阶段学生开办中华传统文化的板报,学校都要为初中阶段语文老师提供坚实后盾,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给予支持[3]。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才能使初中阶段学生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主动投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四、 增強初中阶段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

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指挥者”的角色,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否取得成功。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并不都是优秀的,现今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革新,很多传统文化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相背离,甚至成为糟粕文化,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面对这样的情景就需要初中语文老师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筛选工作。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以三纲为例进行分析,三纲包含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内容的设定是因当时政治制度需要而设定的。君主为了加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制定出一套巩固自己统治的制度,以此对人民群众进行控制[4]。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替,现代社会到来之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也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其中最为显著的现象就是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在这样的情境下,如果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继续推行三纲五常,那么势必会引起巨大矛盾。所以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将糟粕文化筛选出去,保留精华的中华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健康的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有效地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反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付出极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初中阶段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多阅读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改进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利用初中阶段语文的课堂教学,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展现;利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学习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初中阶段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等多种措施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8):54.

[2] 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

[3] 钟剑连.文明长久 渊源传承——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91.

[4] 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渗透传统文化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