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杜东仪

学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数学实验高中数学

杜东仪

摘 要: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思考习惯。同时,学生在数学实验中能够探讨研究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因此,数学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合作探讨式实验为主,结合数学教材,设计探究目的性较强的数学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实验;高中数学;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3-00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3.012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只能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学习习题产生数学记忆。这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数学“高手”往往都只是背诵能手。没有探究的数学,没有兴趣的数学学习是注定低效和无用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很多地方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解决,因此学生数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一、数学实验融入数学探究教学的意义

数学源自于实践探究,实践是检验数学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里,数学很难得到再创造,探究式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创造力。近些年来,大量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被发觉和利用。我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发现:结合数学实验的探究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同时,数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严谨性和数学思维逻辑。

(一)突破传统教学理念

数学实验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传统课堂效率,它更注重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数学实验融入探究式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这种教学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之中也的确颇有成效。无论是学生的课堂集中力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也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丰富课堂内容

在探究式数学课堂之中融入数学实验,能够有效丰富数学课堂内容。同时,数学实验的实施能够丰富数学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激发其创造能力。同时,在合作式实验中,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总结能力以及交往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些都是数学传统课堂中所学习不到的知识。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

(一)以合作探讨式实验为主,提高学生探究积极性

小组的划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探讨,并让每一位学生都进行独立思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参与和总结。这样的数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往的纸面教学只会使得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扼杀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让学生用一支笔来代表直线,一张纸来代表平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直线与平面存在的关系。通过这样一个实验设计,学生不仅亲历了定理的再现过程,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学生其实仍保留着一份童心,渴望探索自己未知的,有趣的知识。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同时,探究式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师生互动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和组织能力,调动学习的数学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二)结合数学教材,合理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探究式学习

所有的教学实验和教学活动都需要以教学为主,能够符合教材内容。探究式的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并非说所有的章节都需要应用到这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进行函数讲解的时候就无法设计出这种合理的数学实验。而对于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可以采用数学探究教学,教师可结合现有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资源,合理进行数学实验情景的构建和利用。例如,关于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先在纸板上钉上一枚图钉,并且系上一根细线的一端,细线的另外一端可以套上粉笔(学生可以用笔代替),然后作出相应图形,并观察所得到的图形。再在纸板上增加一枚圖钉,此时将细线的两端都系在图钉上,改变细线的长度(细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两个图钉的距离),然后作出所对应的不同的图形,并观察所得到的图形,归纳出一般结论。通过这样的一个数学实验设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画图来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椭圆概念的形成。

教师在实验时设置一些问题导入,让学生对此进行探究摸索,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学课堂效率。在灵活多变的探究式教学课堂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教师所吸引,他们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式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一旦被激发出自我探索的欲望,其课堂参与度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教师也能够很好地利用课堂的这45分钟,对学生进行知识点重点难点的讲解。

(三)设计探究目的性较强的数学实验,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数学实验的合理应用首先要能够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只有数学实验得到合理的安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数学实验,无论在操作还是目标上都是精简的、明确的。例如,在教学正弦余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45°角斜切一个圆柱体,然后沿着母线展开,这样的图形十分接近正弦和余弦曲线,更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记住正弦和余弦的形状和特征,为后期的学习作铺垫。这种目的性较强的数学实验,对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有着明显的帮助和提升。在实验之中,学生能够通过简单明了的实验完成公式的理解学习,教师容易达到探究教学目标。同时,在目的性较强的实验之中,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程度都是相对较高的,因此设计探究目的性较强的数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数学实验无论是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应用还是对于学生后期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数学实验正确地进行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龚雪霜.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 高根.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6).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数学实验高中数学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