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2019-01-11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吴萍莉

小学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班委规章制度研修

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吴萍莉

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管理结构的好坏,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学校管理者是否高效开展管理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有效处理好“严与宽”“奖与惩”“堵与导”“管与放”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培养学校氛围,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一、严与宽

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严格管理。但同时,严格管理不等同于毫无可行性。参与研修的教师除部分是学校外派之外,大多数是自愿接受指导,以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管理过严,对于这些教师而言是不尊重行为,不利于研修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严与宽的关系,要不偏不倚,让严中有宽、宽中带严。

学校的严格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在研修课程开始之前明确告知教师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刚入校开始就让教师知悉相应的管理制度,督促教师遵守相应的纪律。但是,在正式开始研修学习之前可以通过交流会的形式探讨规章制度中存在的纰漏,让教师自身参与到相关制度的制定中。其次,严格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观赏,因此在教师出现不符合规章制度要求的行为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罚。惩罚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工作,但是针对教师第一次出现的错误,可以给予一定原谅。然后,管理者需要对教师的学习效率制定一定的考察对策,研修的目的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因此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效率考察制度,以督促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最后,在执行相关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教师的执行情况,对于一些微小却常犯的事件,有针对性地提升惩罚力度以警戒教师减少此类事件产生。

学校管理是为了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因此一味推崇“严”或者“宽”都会让教育工作的展开陷入畸形发展状态。严与宽不应该完全对立,在严格的同时包含人性的宽容,在宽松的同时注意严肃正经才能有效地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共同进步。

二、奖与惩

奖励对于学校管理的意义在于刺激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能有效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而惩罚的意义大致相同,两者的差别在于奖励利用的是教师内心深处对某项事物的追求,比如物质、荣誉;而惩罚则是以一项威慑性的行为去强令教师禁止触犯条款。良好的学习管理需要相应的奖励措施,也离不开一定的惩罚措施,二者缺一不可。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奖惩并行。第一,研修过程中对表现良好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更多教师严于律己。如给予每次考核第一名的教师相应的证书及奖品。但是每次表现最差的教师也应该有所惩戒,如要求表现最差的教师负责整理导师教材等。第二,设立督察小组。每个教师都是督察小组的成员,负责检举研修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相应规章制度的行为,对检举较多的成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而被检举次数最多的则必须受到相应的处罚。第三,平等对待,奖惩一致。研修教学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杰出人士,但是当他们触犯规章制度时,也应该给予其相应的处罚,不能带有差异性对待研修人员。

奖与罚不能一直处于对立面,二者同时进行才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恰当地处理奖与罚的关系也是学校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不能盲目敷衍对待。

三、堵与导

在学校的实际管理中,受到研修教师具有极大差异性的影响,必须采取一定的“堵”措施,如要求教师在研修教育期间禁止随意外出,课堂上不允许随意接打电话,必须严格按照学校规定作息展开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阻止部分教师的不良生活作息,将一些不利于研修教育开展的消极影响“堵”在门外。

但是堵不意味着“堵塞”,不是将教师完全置于全封闭式的环境下,不给予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时代发展变幻莫测,一段时间内,倘若教师与外界隔离,教师就有可能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因此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导”策略,以疏导教师与外界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班级内设置流动信息箱,要求教师每天至少关注一次时事热点,并有针对性地写下相应的心得体验,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还可以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室,让教师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时,可以获取专业的心理指导,释放压力。“导”的管理策略在于倾听、理解;在管理过程中立于教师位置思考,总结教师在研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给予有效的疏导。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堵策略,以有效形成优良的学校氛围,但是过于“堵塞”的管理制度则可能适得其反。参与研修的对象是教师,是一个具有高智商、高情商、自我意识成熟的群体,盲目采用“堵”管理策略,不仅会让教师的研修效率下降,情节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教师与管理者冲突,不利于学校有序管理。因此,“堵”与“导”属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策略,只有二者共同进行,相互平行才能提升学校管理效率。

四、管与放

研修教育的对象与普通教学对象不同,普通教学针对的是学生,而研修教育面对的是具有自主意识的教师。笔者所在的研修学校拥有一大批思维活跃的教师,他们自主性极强,且具有极丰富的社会阅历。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能盲目采用“严管”措施,必须管放并行。学校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将管理层的管理权力适当地下放至被管理人手中,以权衡管与放的关系。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班级民主推选的方式选出班级委员,每个教师都可以参与选举。在班委选举成功之后,由班委同班级成员共同制定班级管理条约,包括具体要求、相应惩罚、如何执行等,发挥班委的有效作用。最后在班级管理员与班委共同协商下形成正式班级条约,由班委负责监督条约的执行效力。参与研修教育的教师有自身独特的思考,仅仅依靠管理者制定管理条约会让部分教师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让教师自行制定管理条约,适当下放管理权力,调动更多教师配合管理,帮助其有效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管理过严,教师的配合程度将降低;但是管理过与放松,班级氛围将变得涣散。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有效推进管与放相结合,让教师既处于被管理之中,但是又拥有一定的自由权利,有效地权衡束缚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之,学校管理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谨慎态度,对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给予全面思考。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推进教师积极融入研修管理之中,构建良好氛围,提升学校开展教师研修活动的效率。

猜你喜欢

班委规章制度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墙化”更需“强化”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