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2019-01-1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高 倩

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和重要抓手。教育部立项研究的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个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国家对核心素养的重视,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核心素养的落实措施,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获得有效发展,应该树立怎样的理念推进课堂“教”与“学”行为的真正转变。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为了解决我的数学课堂中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我对此作了初步的粗浅的实践与探索。

一、探寻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公民素养,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实用角度看,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对于小学生而言,首先应该是满足进一步学习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需要,也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才是日常生活的数学需要。因为等待着小学生的是继续学习。我们不能不顾紧接着的学习生涯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只考虑眼下儿童生活的需要和若干年后自谋生计、创业的需要。

数学的核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必须具有一般意义,必须承载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构成了数学学科第一层次的核心素养。同时,这三个最具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又能生成三个基本的素养,即思维、交流与问题解决,当然是数学思维、数学交流与数学问题解决。

在这几方面,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1.在“问题解决”中渗透数学思维的训练

数学思维并不是什么高度抽象、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渗透于各种具体的数学活动之中,既包括“问题解决”,也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数学思维并不一定非要在教学中进行专项训练,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如何将数学思维的教学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思维方法的分析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这是更为重要的。

在数学教学中,一般要以问题为主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记忆,而应该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就要将数学思维方法的分析渗透于具体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思维的力量,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和能够加以推广应用的。

2.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数学交流的空间和机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它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常识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学生也应该是讲评课的主人。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空,让他们多角度反思,多层面推断,多策略探索。更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反思、交流分享、激活学生的原有思维,再通过主体参与的深层对话,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数学的交流可以采取集体研究、探讨、讲解解题思路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可以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讲给大家听,让这部分孩子有所发展,有所展示,也可以是老师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归类说:我先让学生将题目归类把相同类型的或应用相同知识点解决问题的题目进行归类,在孩子分析分类的基础上,再选择一道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孩子在分析分类的时候,同时也是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思考,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小组内交流:每一个学习小组4 个人,人员组成基本都按好、中、差编排。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基本在集体讲解中已经解决,在接下来的小组交流中,他们就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出错比较多的孩子先讲,其余孩子及时给他纠正。每一次测试结束之后,我会再根据孩子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题目进行跟进式测试,以便更好地掌握孩子们对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的掌握情况。

二、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理性思辨精神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有句名言振聋发聩: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的东西。学生学习数学后还剩下什么?不是那些具体的知识,而是数学的核心素养和理性的思辨精神,这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正是它们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事业高度乃至人生质量。

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就会收获更多的思考。但是,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而课堂上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就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真正地脑子动起来。

比如我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借助土豆、萝卜、橡皮泥等物品,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测自己各种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位进行切割之后会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动手实际切一切、看一看来探索各种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位切割之后会是什么形状的,并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能从实际的动手操作中获取结论,作出独立的分析与判断,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不跟风不盲从,对结论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识。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理性的精神。

总之,数学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现实世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思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