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1-11陕西省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朱倩云杨渭清

数学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角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

陕西省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朱倩云 杨渭清

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所占的比例很大,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缺少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受到抑制,更谈不上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策略方法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教师想让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要让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变成引导者,让学生有敢于提出问题的想法和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能够认真倾听,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提出多么简单幼稚的问题,教师都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以至于再也不敢在数学课堂或者其他学科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比解决学生的问题更为重要,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表示钦佩的态度。只有在良好的提问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在数学课堂上提问。

二、否定假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利用否定假设法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即美国著名学者布朗和沃尔特提出的“假设”方法。第一步需要教师列出所给数学问题的全部属性特征;第二步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否定问题的每个属性,从而产生一个新问题。例如,在数学课中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时候,第一步教师可以列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叫作平行四边形。第二步是引导学生提出否定:“如果四边形只有一对平行边,是平行四边形吗?”“如果它不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可能是什么图形呢?”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画出猜想的图形,再让大家互相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否定自己的假设,使学生更加明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否定假设法既能让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又能通过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类比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类比法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也可以利用类比法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学习迁移的思维,用新的数学问题来类比旧的数学知识,再提出有关新知识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我们现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能不能想办法把求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成求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呢?”通过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类比,学生知道可以利用分割法求多边形内角和问题,教师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学会用类比法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数学课上提出问题的最好动机是学生的兴趣。生动有趣味的学习材料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可以利用魔术、游戏或者故事的形式来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数字魔术”来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随便想一个数字,然后再让学生给那个数乘3再加上20 的得数告诉大家,老师就立刻报出学生最初想到的数字。大家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有这个好奇心就向老师提出问题,并且对即将学的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老师也就可以顺着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新的课题。利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意识。

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到困惑解答不出来而表现出迫切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悬念。教师要巧妙地将需要学生解决的疑难问题渗透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一种心里想求通而又没有通的感觉,引发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数学课上学习“年、月、日”的时候,通过故事情境告诉学生有个小朋友今年已经12 岁了,但是他只过了三个生日。这时学生肯定会心存疑问:“不是说每个人每年都能过生日吗?为什么他只过了三个生日呢?”这个故事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帮助教师尽快导入新课,一举两得。

六、利用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教师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将所有学生分成小组,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鼓励学生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又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增加参与教学的意识,还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不但能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认识到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懂得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猜你喜欢

内角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割问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