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微视频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9-01-11武汉市鲁巷中学430074严咏莲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化学教学内容

武汉市鲁巷中学(430074) 严咏莲

1 部分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教育有3个层次:应试教育、纯知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当前我国部分中学教育尚处在应试教育与纯知识教育阶段。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四缺:缺时间、缺思想、缺能力、缺兴趣。

具体到初中化学学科,由于教师对课程内容、难度把握不准、对教学目标理解的差异及自身教学等问题,造成了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不佳。表现如下:第一,教学环节无变化。由于教学习惯问题,部分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相对固定,无论是提问环节、讨论环节、还是总结环节都一成不变,不愿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表面上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层次思考。第二,教学方法存在误区。部分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只需要按照老师给出的公式,然后套公式会答题就行了。从而忽视了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解题,高分低能。第三,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些教师课前引入环节时间过长,留给重难点知识点讲解的时间远远不够;有的教师习惯在课堂上大量的讲解习题,热衷于各种花里胡哨的解题技巧,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一味刷题,本末倒置,陷于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初中生具备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清晰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工具解答初中阶段各种化学学科问题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练习及教师的指导与点拨,最终培养学生解决简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翻转课堂是由教师提前按教学进度针对具体教学章节内容制作教学微视频,并要求学生课前观看了解主要教学内容,课上以师生交流探讨的方式解决课前观看微视频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相应练习。

由此可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由课中移到课前,节约了课堂上讲解具体知识点的时间,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聚焦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每个教学微视频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微视频学习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初中化学微视频教学方法的实践

2.1 课前通过微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来了解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制作主题明确、内容简短、趣味性强的教学微视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例如,在讲解CO2气体性质的微视频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观察化学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引入CO2化学式的具体含义,最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元素及原子概念的理解,为学生学习后续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笔者还会有意识地在微视频中设计难度适中的思考题,以检测、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课中通过微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微视频将枯燥晦涩、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可视的、直观的、动态的模型和动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增强实验的可视化效果,强化实验的趣味性,笔者设计了以下4个典型视频。

2.2.1 常见错误操作的模拟视频

由于错误的化学实验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只能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错误操作具体步骤,同时,指出其错误原因以及该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而不能用实际操作来证明。当微视频进入课堂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笔者制作了多个简短的视频,不但清楚地演示正确的实验操作,而且讲解了错误实验操作的原因。加深了学生印象,避免再次出错。

2.2.2 常见有毒、有害物质实验的模拟视频

众所周知,许多化学实验有毒有害,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引发意外事故。如浓硫酸的稀释、硫化氢气体的毒性、氢气的验纯及燃烧等。以一氧化碳气体的毒性为例,笔者在微视频中,将2只小白鼠分别放在装有一氧化碳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来模拟演示一氧化碳气体的毒性。

2.2.3 难以观察的化学实验的模拟视频

有些化学燃烧实验速度极快,实验现象转瞬即逝,演示实验时学生无法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对教材中给出的结论存在疑虑。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可采用微视频模拟化学实验。例如,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因燃烧时间较短,通常学生来不及仔细观察,燃烧就结束了。通过微视频可以让学生清晰直观观察到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全过程——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冒出白烟、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2.2.4 典型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视频

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先变浑浊而后又变澄清的化学反应为例,通过模拟该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清晰观察到化学反应时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重新组合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典型的化学反应的理解与记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夯实基础。

2.3 课后通过微视频,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微视频具有保存并重复使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微视频,帮助学生在课后的“回头看”中巩固学习效果。

3 结语

实践证明,采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微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微视频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只是把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可视化、形象化、直观化,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它并不能取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也不甘只做微视频的“讲解员”。部分可以课堂演示的化学实验尽量不要用微视频来代替,因为用微视频播放出的实验操作过程远远没有课堂演示实验直观、生动、震撼。为了提高微视频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微视频的设计制作的技巧,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出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观赏性强的微视频。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化学教学内容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