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

2019-01-11湖北省当阳市教育局444100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角是端点等腰三角

湖北省当阳市教育局(444100) 席 强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教学中,将多媒体引进课堂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形关系等通过动态展示,使各种潜在的关系形象地、具体地显现出来,多角度地刺激学生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动画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角”时,虽然从角的组成看,角是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从角的形成看,角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组成的图形。但对于初学几何的学生来说,很难想象,不易理解。为了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维,笔者制作了有关角的课件,有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首先,教师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角的图形——圆规、时钟、剪刀、交叉的路口等制作成动画,直观地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来,重点突出圆规张开的两脚、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等,并动态演示这些部分,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从屏幕上隐去实物只剩下其骨架——圆规的两脚、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再动态抽象出角的形象——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角的概念。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角是由我们学过的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让学生观察、猜想、分解组合图形。同时,借助多媒体的交互性,反复演示同一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充分暴露角的组成部分,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在大脑中形成角的概念——角是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然后在屏幕上用红色突出端点,用蓝色突出射线。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为后面画角、表示角的学习作铺垫。整个情境,学生身临其中,并始终处于积极的形象思维状态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这一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网络的辅助作用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2 自主探究,激活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的测量功能,构造动态数学模型,便于学生自行动手在变化的图形中发现几何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规律,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先作一个任意的等腰三角形,画出底上的中线、高线和顶角平分线,并测量它们的长度;然后拖动顶点,观察三线的长度发生变化时,点的位置所发生的变化(学生很直观地就会发现三线互相重合),进而启发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去寻找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背景,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比较、验证、归纳、总结,亲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很自然地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不仅使教师摆脱了“说不清楚”的窘境,而且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样以动引思,激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对角的理解得到了质的升华。

3 应用拓展,强化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能丰富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容量。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拿出几个立体图形,让学生认识一下并且会把它们分类就可以了,而现在新教材的主旨是不但要认识这些图形会对它们进行分类,而且还要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果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从网络上搜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立体图形,不但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网络资源的介绍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多面体的棱数、顶点数以及面数之间的关系。即:面数+顶点数-棱数=2,这就是著名的欧拉公式。这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数学课课堂教学内容。再适当地加上数学家欧拉的个人简介,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家欧拉是怎样带病坚持学习的,是怎样坚持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的。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融入到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去。这不但丰富了数学课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数学知识的广度。

4 反馈信息,归纳评价

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数学教学,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学习完之后,教师要设计一套练习题让学生解答,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了及时反馈信息,笔者将每节课的训练题制成课件,投影在屏幕上,人机对话让学生当堂完成,集体批改。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答对了”或“掌声”或播放一段愉悦的音乐;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可设计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答错了,再仔细想想”。与电脑说话,对学生鼓舞很大,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人机互动中,错误得到了纠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5 小结

总之,运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网络信息量大、直观性强、动画效果明显等功能优势,抓住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角是端点等腰三角
非特征端点条件下PM函数的迭代根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算子及其交换子的加权端点估计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相交线”检测题
基丁能虽匹配延拓法LMD端点效应处理
丽丽的年龄
“相交线”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