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对称美探究

2019-01-11山东省临沂市第三十中学李庆得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轴对称现实生活角度

山东省临沂市第三十中学 李庆得

本文提到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就是离学生最近的、可供学生探索与思考的数学美学知识。数学中的轴对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称轴左右两边线段的长度、形状以及测量角度等方面入手展开探索,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美与数学奥秘。本文通过初中数学知识点中对称美的阐述,力求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美、感受美,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不断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从不同角度出发,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习课本中的对称美,更应从实际生活入手,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通过有效的途径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轴对称带来的美。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事先给学生布置了几个问题,请他们思考:自己眼中的对称图形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的哪些环节入手去寻找对称图形,从而更好地挖掘对称美?通过这样的方式先给学生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实践的方向,使他们在课下探索与思考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根据我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们纷纷从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常见事物、标志性的建筑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角度入手进行了深入探究。如从日常生活中的门、窗户甚至学生经常书写的部分汉字都属于轴对称,有些学生例举了之前旅游去过的著名景点天安门、人民大会堂、赵州桥等,也都是典型的轴对称,这些有名的建筑以轴对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不仅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有一种庄严隆重的感受,还可以带给人美感与愉悦感,是一种无形的美。由此可见,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有待我们挖掘的对称美,只要教师加强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对称美。

二、从解题方法入手,体会其中的对称美

数学学科强调其理论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内涵,对称美不仅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较为熟悉的事物中,也可以从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入手,带领学生找到数学题目中的对称美。学生通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对称美,可以使自身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了学生解题思路的形成以及思维认识的发展。此外,对称美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更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使他们感受到数学题目中的对称美,教师就可以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将对称美的因素考虑进来,启发并鼓励学生找到好的解题思路,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课上教学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设x的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过A(0,1),B(1,3),C(-1,1)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引导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我另辟蹊径,从点的“对称”性角度入手展开了分析,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还使其更深层地体会到了对称性、对称美的深刻含义。

三、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学会应用对称美

无论学习哪种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都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应用方面,更主要的是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不断创新、不断拓展,将数学对称美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课下的积极探索与认知体会,对于对称美的概念、形成方式以及一系列活动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当学生对对称美的规律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要求,鼓励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去进一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使自身对对称美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在实践生活中创造美、挖掘美,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理性认识。提升学生对对称美的认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当前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有许多与正多边形、圆形相关的对称图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美的影子,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在观察现有对称建筑、园林图案等的前提下进行自主设计,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对对称美的认识更好地体现出来。

总而言之,美无处不在,艺术可以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与高雅的情趣,诗歌可以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艺术之美,然而,人们却经常忽略数学带给人类的美。对称美是初中数学美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数学发展史中,数学内部所蕴含的美是数学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源动力。广大数学教师应运用创新理念,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求索、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轴对称现实生活角度
神奇的角度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概念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