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南小镇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毛小霞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补差两极分化实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 毛小霞

一、“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由于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客观原因,大多数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主动意识:课前不预习,课后不练习,上课不写笔记,下课没计划的被动学习状态是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2.忽视数学基础:数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基本技能是基础,只有把自己的基础打好,难度大点的理解才能水到渠成。

3.无视数学方法:到了初二以后,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突出,在这个阶段的数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学生根本没办法应对初二阶段数学高强度的新知识点学习。

面对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生源我们无法选择,因此只能选择适合这些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接下来以本人的经验,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对策。

二、解决“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向素质教育接轨

针对“两极分化”这种情况,需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新的教学之路,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运用知识。例如在讲解“对称图形”时,把典型的对称与容易混淆的平移列举出来,从定义、性质等多方面进行实例反思。动手加动脑,很快,同学们就能将这些实例清楚地区分开来。围绕刚刚建立起来的思维基础,又把其他的一些对称与平移的实例拿出来,一个一个解决,根据前几个界定的经验,学生们很快完成了对实例的区分。接着给学生们一个任务:为什么会把对称与平移的图形混淆在一起呢?同学们经过思考,各自说出了自己的误区。最后,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略加补充,充分肯定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动性,把这个知识点弄得清清楚楚,学生不再困惑。实例体现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结论后,利用习题加以巩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有利于提高各层次学生的素质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思想是在“因材施教”及“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分成不同层次,确定不同教学目标和恰当的教学策略。例如学习《矩形》第1课时,中等生、学困生经历动手操作方法(如折叠法、测量法)验证“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等性质,学优生用几何推理方法得到这两条性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几何推理能力,中等生也可以在优等生口述推理过程后尝试独立写出推理过程。接下来精心设计各个层次的分层作业,既要让学困生感觉到只要认真听课也能会做练习题,又要让学优生有思考的空间,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题,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设计——实施——反思”不断去改进和完善。分层教学的精神是要鼓励成功,不怕失败,让所有同学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所以说分层教学是一种值得实践探究并受到苏南小镇师生欢迎的成功教学法。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各类学生学习主动性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再加上有些学生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因此教师不能只是“授课——布置作业”,而应该探索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三角形的中位线》时,首先提出问题: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只带一块去行吗?为什么?这样创设了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对这个问题倍感亲切,很有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马上得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由此引入新课。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同时,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做好培优补差辅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考虑的是全班学生的水平,而学生基础又存在差异,导致出现“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现象,鉴于此,教师可以进行培优补差的辅导,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需要。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因为概念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当不容易,接受起来就更难。函数思想的特点体现于一个“变”字,主要研究的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很多学生对函数概念不能透彻理解。因此在后面学习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些具体函数时,对同一个学生要连续跟踪,辅导补差,通过例题在思考探究练习中理解函数概念。对于优等生的培优辅导也有必要,培优应立足于课堂,可多设计有梯度、形式多样的教学知识和练习。相比较于正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会被忽视,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方式,培优补差辅导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平时应该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不断实践总结,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补差两极分化实例
高中生物教学中补差的分析与探讨
让英语学习转“补差”为“不留差”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实施体育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初探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