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2019-01-11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小学韦翠竹

小学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师生关系师生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小学 韦翠竹

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及日常生活的管理者,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并已成为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十分重要。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能够树立良好的班容班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目前小学生主要由一零后组成,这批学生在网络时代下茁壮成长,因此其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许多班主任尝试将以人为本等理念融入班级管理,力求通过重构和谐师生关系缓解师生矛盾,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更为融洽,师生间更为信任,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获得了很大提升,学生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下以积极的心态茁壮成长。因此在管理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

一、一零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

一方面在网络时代视野下,一零后学生过早地接触网络与社会,在网络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零后学生思想上出现了更为成熟的特点。这种思想上的过早成熟导致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独特,面对事物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己见。因此出现了不信服老师,与老师存在代沟等问题。这不仅加剧了师生间的矛盾,也导致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出现针对性差、学生不愿落实的困境。另一方面一零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隔辈亲的溺爱,导致部分学生长期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形成了自由散漫、抗挫折能力差的问题,这为教师的管理方式、说教方式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有效策略

1.转变管理思想。为有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班主任要转变班级管理思想,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实践工作。

(1)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等选择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因此有效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师生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班主任能够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以及独特的想法、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等多个层面加深了解,同时学生也会更加了解班主任的性格与管理的方式、原因、目标等多个层面,这种师生间的互相了解为建立和谐关系提供了可行性,也为实现有效的管理建立了基础。因此班主任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生活与学习遇到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以此为据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予以有效的管理。班主任可通过班会、自习课,以及教学等多种途径实现有效的沟通,也可通过郊游等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师生间的了解。

(2)升级管理思想。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教师是管理的主体,同时为实现有效的管理教师多采取集约式一盘棋的管理思想。然而这种教师高高在上,如修剪树木般简单粗暴的管理思想已不适用于性格特点明显、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的一零后学生。因此班主任可升级管理思想,将班级看作一个大家庭,自己是家庭中的家长,学生是家庭中的孩子,以此实现师生观念的转变,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在交流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再单纯地以成绩评价学生,单纯地用职位压制学生。班主任要做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及时指出其缺点并耐心地倾听其犯错的原因,用循循善诱的态度为其提出改进的意见,即从“老师要求你必须这样做”转变为“听了你的想法,老师认为你在方面存在不足,我建议你通过去改正它,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你觉得这样会不会好一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怀,以此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为和谐关系的进一步建立、管理的有效开展扫除障碍。同时班主任也要树立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理念,管理中既要做到不过分严厉,也要做到不过分放纵学生,通过宽严有度,张弛有道的管理思想实现管理的有效性。

2.完善管理制度。为有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班主任要在先进的思想引导下转变管理方式,用科学的方案实现构建和谐关系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为此教师要完善以班干部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制度。首先班主任可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管理能力,师生合作管理班级,设立如班长、卫生管理员、纪律委员等职位。其次班主任必须完善相关制度,以此明确班委职责,避免因此产生矛盾、激化矛盾。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即把握班级管理大方向,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设计班级原则性管理制度。而这些制度的执行与落实的主导权可交给学生,教师可结合同学的提名、各科老师的态度,挑选核心素养强、有威信、管理水平强的学生负责班级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使学生的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展示,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得到有效的落实,这也体现了班级管理的民主性。面对班级出现的管理问题班主任还可集思广益,通过集体的智慧予以有效的解决,以此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提高学生对管理的参与感,以此实现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面对小学生愈发个性化的特点,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通过转变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