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少先队活动中预防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研究

2019-01-11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旧馆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冬奥少先队队员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旧馆小学 邱 芬

少先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阵地,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它在开展教育活动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也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它内容广泛,延伸性强,几乎每名队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队员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交流的机会,这对促进队员进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陶冶情操大有益处。所以,少先队活动在预防队员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在活动中培养队员的良好性格

众所周知,积极参加多种活动的队员灵活而有凝聚力,且在学习上表现出善思、发散、创造性强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极具意义。所以,引导队员在活动中参与丰富的心理体验,理解成功带来的艰辛与快乐、感受挑战带来的自信和乐趣,能够树立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其健全的意志品质。这些生活态度和意志品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队员的心理健康程度。辅导员老师要学着通过多种活动,培养队员较好的性格,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以现在很流行的“历奇游戏”为例子。历奇游戏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对培养队员自信、逻辑思维、领导才能、团队精神、人际关系等有显著的成效。它主要是针对独生子女娇气,缺乏合作意识,脆弱胆小等性格弱点而开展的。队员们通过同抛降落伞,齐上独木桥,共钻呼啦圈,呼号结队等活动,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对于队员个人来说,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也达到了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辅导员老师应尝试着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队员在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在体验式培训中培养队员坚强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然,在设计和开展这些活动中,辅导员应当做好队员们的参谋,尽量尊重队员的意愿,听取队员的意见,营造民主的氛围。在队员们有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在队员们彷徨不安时,及时给予鼓励。通过活动的开展,让队员们从小学会不依赖、不盲从,正确认识自我,达成乐观向上、敢做敢试、自主自立的性格特征。

二、在活动中改善队员的不良情绪

少先队活动涉及面非常广泛,队员兴趣度很高,活动开展得好,不但可以使队员的个性得到张扬,还能促进队员人际交往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将心理不健康型的队员转向健康型,对立型队员转向友好型,并改善孤独型、孤立型队员与他人的相处关系。

受现代社会暴力游戏的影响,有些队员讲“哥们义气”,不管事情发生的原委如何,就喜欢插上一脚,拔刀相助。这种不健康的友好关系往往会使他们集体偏离正确的方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还有“凝聚力”,所以在开展活动时,可让他们集体去完成一项工作,甚至是集体担任班级要职,辅导员在暗中加以指导,让他们在为中队做贡献的同时,增强内在“凝聚力”,其间不断纠正他们的消极情绪,强化对其是非判断力的引导,使得他们的友好关系尚在,但思想趋向健康。还有一些相互疏远、相互排斥的对立型队员,亦可通过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共同协作去完成某项活动。比如让两个平日关系不怎么好的孩子去共同主持一次中队主题会,结果可能是他们主持得非常成功,而且对立型关系也从此一去不复返。

大家都知道,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中一部分不是过于自负,就是过于缺乏自信。针对此类队员,辅导员可以利用最近冬奥会召开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使其性格得到纠正。例如使用听冬奥故事,看冬奥赛事,知冬奥文化,学冬奥冠军,扬冬奥精神等一系列红领巾迎奥运的宣传活动,让队员在浓郁的氛围中,认识到中国有许多默默无闻为国家做贡献的人,但他们把所有的荣耀都献给了祖国,从而改变自负的心理,通过了解奥运冠军为夺冠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

在这些活动中,辅导员要注意对队员的关注和重视。首先要关注调皮的队员。小学阶段一些比较调皮的队员行为不知轻重,甚至会有一定的危险,辅导员应及时予以指正或批评,通过不断强化,使其行为变得趋向于稳重、理智。其次,要关注孤僻、怯懦的队员。辅导员可有意识地与其接近,将他们引入活泼的队员群体中,与队员们一起活动,潜移默化地感染他。最后,要关注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实际上是中队课堂教育的延伸,如组织队员参加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区活动作为少先队活动的一部分,以它特有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成为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心理和身体等方面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在活动中促进队员的心理健康

《纲要》明确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类发展的崭新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未来的建设者也必须具有思想开放、勇于创新、积极向上的活力,还要有全面的坚强的心理素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通过丰富多彩的队活动,可以促使队员们不断地认识自我、调控自我,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心理和人格,做一个心理健康全面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如此重要,少先队可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开展常规或者有特色的活动。例如设立“悄悄话”信箱,开展每周一次的“心灵之声”广播,向队员介绍心理健康常识、解答队员在信箱中提出的心理困惑,邀请心理健康教师和队员探讨每阶段队员的心理体验等,容易博得队员的喜爱和主动参与。还可以设立“雁过留痕”留言本,在每次比较大型的队活动结束后,请队员们写下活动中的心理触动和想法建议。留言本不仅可以记载队员成长的过程,情感的发展,辅导员还可以看到队员的心理变化和反映出来的心理倾向,由此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每个中队也可以开辟板报专栏,在黑板中专门留有一块“心理专栏”,刊出与中队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问题和队员之间争论和认识最多的问题,让小伙伴们在平等关系下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做法和自己的见解。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引导队员开展讨论,对问题给予全面、公正、客观的结论,让队员从中明白道理、悟到真理。

由此可见,激励队员们积极参与具有竞争性、实践性、创造性的队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感受参与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承受失败的痛苦,是培养队员健康全面的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教育者要能细腻地真正理解“儿童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明智的教育者,掌握教育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辅导员老师要善于理解队员的心理,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从队员个体的心理需求出发开展少先队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队活动,预防队员在学习、生活、成长中发生心理问题,并在活动中感受集体,增长知识,张扬个性,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做一个心理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冬奥少先队队员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