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德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温暖德育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须 艳

德困生并不是差学生或者坏学生,而是在生理状况正常状态下,因为思想品德方面以及行为习惯方面不良问题无法与其他同学、环境融为一体的学生群体,是德育教育中的发展落后的学生。处于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身心正在快速发展,此时做好德困生转化工作非常必要,能够在学生形成价值观和思想品质过程中及时改变学生的不良想法,有助于班级秩序的维持,形成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积极向上成长的健康班风。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国中年级德育教育中的德困生仍然较多,分析德困生形成原因是制定和实践转化工作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小学中年级德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十分必要,是小学中年级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小学中年级德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1.学生因素。中年级小学生年龄尚小,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所接触以及掌握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导致学生认知水平不高,缺少良好的应变能力,因此在面对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不良诱惑时没有良好判断力和控制力,容易受其影响形成不良思想品质,成为德困生。此外,有些中年级小学生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明确学习的意义,所以在学校态度非常不端正,面对教师的指导和管教,不仅没有意识到自身错误,还容易产生叛逆、厌学心理,久而久之愈加失去学习信心,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也会引起德困生问题。

2.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正式到来,网络环境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充满着大量黄色、暴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文章、信息、图片,一旦不良信息被中年级小学生在使用手机、电脑时所接触到,将会对其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产生严重侵蚀,加大学生德育教育难度,增加学生德困几率。

3.家庭因素。很多中年级小学生父母由于经济生活压力较大,在外地打工,导致孩子与爷爷奶奶留守于家乡,由隔辈亲以及父母关爱的缺失引起孩子自私、不接受管教、性格孤僻乖张等问题,成为班级的德困生。还有部分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穿不穿得暖、吃不吃得饱、住不住得好这些方面,忽略了对孩子学习情况与思想品德情况的关注,没有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工作,导致家庭德育严重缺失,孩子德育素质非常落后。

4.学校因素。学校方面产生中年级德困生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部分小学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深重,将所有精力集中在智力教育上,更加关注取得较高成绩的学生,忽略了德育工作,没有及时表彰学生中的思想品德模范榜样,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感受不到榜样的号召力量和积极影响,德困局面逐渐形成。其次,有些小学学校中年级班级学生数量较多,特别是农村小学班级学生容量更大,这就造成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很难对学生顾及全面,且在繁重课程教学压力下没有充足精力和时间开展德育教育,引起了德育后进生越来越多问题。最后,一些小学中年级教师缺少与学生的沟通艺术,习惯性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严厉语气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不甚和谐,学生对教师抵触情绪较大,这也加剧了教师德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是引起德困生出现的一大因素。

二、转化小学中年级德困生的有效策略

经过上文对小学中年级德困生几方面成因的分析研究,可以明确小学中年级教师面临着任重而道远的德困生转化工作。新时期背景下,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德困生转化工作,促使所有德困生能够积极、健康、乐观地成长。在具体实践中,小学中年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关怀,给予温暖。温暖可以将一个人内心的冰冻化解开来,打开人的心结所在,使其在接受温暖后积极温暖他人。与普通学生相同,德困生同样需要和期待着教师给予温暖关爱,所以小学中年级教师要关注班级中所有的学生思想品德情况,对德困生加强关怀,用慈爱的态度走入学生心灵深处,改变学生对他人习惯性存有敌对态度和无所谓态度的情况,让德困生发现教师非但没有“嫌弃”他们,反而不停给他们温暖,理解和心疼他们的无奈,德困生冰冻的心在这份持续温暖下不断融化,形成了一颗温暖的心,健康向上地生活与学习。

例如,在面对班级中学生纷纷躲之不及的“捣蛋大王”时,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他只是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想要获取更多人关注而已,并没有真正伤害与破坏他人的心理。教师明确学生内心需求后,加大了课上课下对他的关注,课堂增加提问他的次数,在学生回答时侧耳耐心倾听,间或给予表扬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让学生发现原来教师和同学的关注还可以通过积极学习得到,课下主动与他聊天谈心,围绕班级管理有哪些好方法一起制定管理计划,对学生的提议加以肯定与实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维护班级秩序的责任心,让学生发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还可以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得到。在课上课下的双重转化策略并进下,学生德困现象明显改善,从躲之不及的“捣蛋大王”变成了人人欢迎的“积极分子”。

2.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中年级小学生出现德困问题必然是有原因的,且德困生的成因存在很大差异性,想要更好地完成德困生转化工作,就必须要明确学生思想品德落后的真实原因,以原因为依据和转化方向,制定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转化策略,从而增强转化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面对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失家庭关爱引起情感自卑性较强、学习自暴自弃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先加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沟通,和父母一起交流学生目前情感自卑、思想品德落后方面的问题,与父母一起制定出学校方面的德育计划和家庭方面的德育计划。首先,父母无论多忙每天晚上都会与孩子视频通话至少半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避免使用“一切都是为了你”等容易加剧孩子心理负担的语言,而是构建轻松、温馨的亲子氛围,让孩子每天都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体会到父母与自己亲情不是距离所能阻挡的。其次,教师在学校积极组织多样化班会活动,让该名学生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班会组织事务,给她创设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每一场班会的成功举行都让她成为了“军功章”上的一分子,与其他班会组织成员共享成功喜悦,逐渐改变情感自卑现象,树立起了情感自信,意识到团结和集体的力量。各个科任教师根据德困生学情采取分层教学工作,在科目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从自暴自弃变为自主探究学习,经过家校的共同努力,德困生转化终将获取成功成果。

3.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中年级小学生的德困情况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因此德困生的转化也不是朝夕之间便可实现,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将这项工作作为长期坚持下去的重要工作,不可三分钟热度,在几次德育转化策略无明显效果后便不再继续转化。教师要坚信水滴石穿,秉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德困生转化态度,用耐心、爱心、恒心持续给德困生正确引导,挖掘德困生身上的潜能和闪光点加以培养,切实承担起转化德困生的使命任务。

总之,形成中年级小学生德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转化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德困生形成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做好这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让所有中年级阶段小学生都能够积极健康地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温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选择
温暖冬夜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温温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