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形成

2019-01-11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施海荣

小学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方式核心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 施海荣

体育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体育锻炼意识和掌握的各种运动技巧,加之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构成了小学体育的核心素养。为保证高效小学体育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同时在针对性的体育训练中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精神,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要求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状况,挑选合理的体育教学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实施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体育技巧,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和评价自己,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合理地培养学生坚强的品格和意志精神。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干预力度过大,近乎全程安排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各个环节以及运动项目,使得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只能按照教师的规划进行学习,缺少自主运动的活力;其次,体育教学方式缺少创新,显得过于单一和固定,体育运动项目和知识技能的讲解、学生的运动锻炼以及教师的评价构成了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课堂教学氛围显得缺少积极性;最后,小学生性格过于好玩好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1.创建生动的体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过于好玩好动,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管理难度,因此想要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就需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体育情境,将体育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像和真切的音乐,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

例如:在小学篮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灌篮高手》和《黑子的篮球》动画视频作为辅助教学方式,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以动画的形式进行篮球知识的讲解,无论是篮球的基本规则还是发展历史都可以在学生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篮球知识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学生合作探究才能够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就此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各种体育技巧以及相应的知识,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在合作中培养相互之间的默契,增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接力赛跑体育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笔者将学生分为了6人一组的合作小组,首先讲解了相关的知识和规则,然后由学生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完成相应的顺序安排,只有合理的接力顺序才能够保证学生高效地完成相应的接力赛跑活动,在合作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集体荣誉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体育核心素质的主要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赛以及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竞赛,在开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集体荣誉感。例如:在小学跳绳比赛过程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跳绳竞赛中,并纷纷为班级的荣誉而奋斗,可以说体育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4.合理开展体育活动,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品格。加强学生的品格精神和意志力也是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发育状况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计划,例如1000米长跑和障碍越野跑等活动的开展,可以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品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5.重视体育知识的学习。体育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其主要包括各项体育运动的运动方式、运动技巧、运动规则以及意外受伤之后的急救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不仅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减少因为动作不规范所造成的意外受伤情况,特殊情况下更可以成为学生开展自救和受伤后处理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尚且不成体系,多数情况下体育教师不会设置专门的体育知识课堂。而在传授体育知识的过程当中,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应用较多,这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更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热情,最终导致体育知识的学习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学生不愿意听,教师不愿意讲。基于这一现状,体育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调整,且需要给予体育知识教学充足的重视,将体育知识教学从室内转移至室外,将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讲解与篮球相关的基本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篮球训练,一对一传球训练和原地运球训练均可,并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质的问题,如篮球赛中双方场上队员各有几名,为什么在打半场篮球时抢下进攻篮板需要出三分线才可以进攻等,这些问题会让学生自主思考,反思问题的基本原理。随后,教师可以对基础的篮球规则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逐步了解各项规则及球场道德等内容。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交流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如喜欢的球星等。在一边运动一边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增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6.加强体育技能训练。体育技能泛指学生对于某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的体育技能可以体现在具体的运动过程当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体能方面、身体协调性方面与成年人相比较存在一定的欠缺,故多数情况下无法准确完成标准的体育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不要着急,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的机体能力,并逐步向标准的体育动作看齐。当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的情况时,体育教师需要从引导的角度帮助学生,让学生反思为什么无法准确做出标准动作,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从一次次的失败当中总结原因,最终实现自身体育技能的强化,掌握高水平的体育技能。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在小学教学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究其原因,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习惯的培养、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当注重体育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开展体育竞赛以及合作探究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方式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