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引领,实现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2019-01-11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周霞云

小学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宋庆龄语文课堂课文

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周霞云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是新时期的教学趋向,也是每个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以问题作为引领,不仅可以扩展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能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到实处,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语文这门综合性的学科还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引入“生活化的情景”课堂,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化问题,让课堂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有效推动语文课堂的发展进程。

一、注重问题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想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传统的语文课堂缺乏交流活动,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只顾背诵和理解课文,没有自己的创新意识。新时代的教师要淘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注重问题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只有真正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从根本上扩展语文教学内容,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比如《秦兵马俑》这一篇课文,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参观过西安的秦兵马俑,如果教师单纯地给学生讲解课文,他们难以理解,甚至觉得课文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勾画出来,并让学生思考:“秦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为什么要建设秦兵马俑?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课堂提问,都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则负责监督,为学生解决相关的困惑,引领他们走向学习的新世界。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教师还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会自行归纳总结,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比较基础,涉及的内容也简单,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思维和核心素质。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具有更多的经验,阅历过更多的知识。我们只有基于学生的客观实际,不断完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寓言故事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习人生哲理,感受到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如果孩子们喜爱阅读课外书籍,教师一定要多推荐和引入,让学生带着情感去阅读,使他们对寓言故事有更深的阅读体会。

二、强化问题教学的题材,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必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讲解必要的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从阅读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从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生多读、多想、多思想,实效颇多。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我们可以倾听学生的声音,和他们一起感受文章的情感脉络,并从学生的疑惑点入手,引领学生细读课文,发挥阅读教学的实质作用。

比如《第一朵杏花》这篇课外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遇到不懂的及时和周围同学交流,让语文课堂兼具“人文性、教学性”的双重特性。“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竺爷爷为什么顷刻间像年轻了十岁?”“竺爷爷为什么要让小女孩记住第一朵杏花”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课堂讨论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能力。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教师要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引导和监督,肩负起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任。

有的课文需要学生配合教师的引导,才能感受其中的情感价值,师生共同构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教学课堂。比如《最大的麦穗》这一篇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哲理隐藏在故事情节之中,需要学生深入文章内部进行理解,才能读懂课文,有更加明确和清晰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自主”二字,把课堂的主体权利还给学生,方可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是师生双方构建的,教师引出课堂活动的主题,而学生积极地参与配合,才能推动语文课堂向前发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让他们自主落实问题,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引入问题教学的实例,扩展学生的自主预习技巧

“预习”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教师能够在预习时强化问题教学的实例,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就能自主发现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的预习作业,让语文预习活动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这是预习的关键一步,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首要环节。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课文的思想感情,大致明白文章所要讲述的故事和情节。

2.找到文中“崇敬”“瞻仰”“繁衍后代”“生机勃勃”等词语并勾画出来,到网络上查阅相关的词义,明白作者用这些词的含义。学生找到这些核心的主题词后,能对文章感情脉络进行理解,自主查阅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查阅宋庆龄的有关资料,或者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宋庆龄的主要事迹。由于课文主要讲解的就是宋庆龄的故居,让学生自主查阅宋庆龄的相关背景资料,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作者讲述的事件中知道大致的故事情节。

4.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朗读。小学生平日里喜爱游戏活动,对宋庆龄这类伟人的事迹了解较少。为了让学生感受宋庆龄的品质与两棵樟树之间的联系,教师要让学生多朗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所欠缺的文化知识。

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学,学生预习的目的性增强了,教师也能从这个教学过程中掌握孩子们的学习基础,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计划,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积极和周围的同学、老师互动交流,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进行分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龄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语,让学生在一起交流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自然形成的,而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便能配合教师的引导教学,积极主动地探究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也是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难免觉得索然无味,丝毫没有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一般。新时期的教师只有注重问题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化问题教学的题材,配合引入问题教学的实例,综合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

猜你喜欢

宋庆龄语文课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宋庆龄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背课文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宋庆龄与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