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主义精神理论的小学教育改革分析

2019-01-11甘肃省临潭县卓洛乡中心小学麻立文

小学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改革

甘肃省临潭县卓洛乡中心小学 麻立文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坚持教育科学,遵循基础教育的科学规律,合理调控社会需求和教育自身规律的关系,遵循学生的成长轨迹,培养出尊重人性、人本,适应社会发展进步需求的人才。因此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融入到小学教育改革中,探寻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科学路径,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小学教育改革方向

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是要探索出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策略,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改革形式中,教改的重点在于改革课程和课题教学,加强德育和创新教育,完善教师的系统化发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改革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小学教育改革更要遵循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学生个人多方面的关系,架构宏大的科学教学体系,让个体和集体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怀和重视,从而开发个体的潜能,完善个体的全面综合发展。

即,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小学教育改革更加关注个体的成长,遵循个体的发展规律,强调让学生成为教学体系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课程教学的主体,让教师不再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而更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让学校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的地方,而是为学生成长提供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同时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融为一体,形成各方协力、各司其职、共建共享的教育格局。

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有着悠久的哲学理论基础,认为传统教育理论压抑和束缚儿童天性,违背教育的内在规律,因此人本教育理论主张尊重儿童的天然成长规律,尊重儿童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强调儿童成长的身心自由和全面发展。

对学生而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推动人的发展,主张教育为人服务,将人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终极成长和自我发展为目标,尽力挖掘受教育者的潜能,立足长远,而非短期成绩。

对教师而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教师主导模式提出挑战,倡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和学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取向。

对学校改革而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更强调学校为学生发展提供自由平等民主的空间功能,打破传统小学教育理念中以严格秩序化、规范化管理为主线的学校管理模式,将学校管理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智力差异性和多元发展上,强调学校管理中的情感性、道德性,剔除传统学校管理中的非人性理论和制度。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举措

1.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身份转变。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下,小学教育改革策略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尤其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定位和职能也要进行适当创新发展,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中退出,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处在同等地位,教和学的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领导和被领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并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发掘学生潜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采用小组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讨论知识、探究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的是以引导者和推进者的作用,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去看待,深入感受和发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取向,从尊重学生内心情感、内在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发学生潜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事无巨细地讲解知识,而是观察、发掘和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发展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和学,而是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能收获知识、提升技能。

当然,教师身份的转变也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培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在教师建设方面,要注重人的价值和作用,在构建教师队伍时,积极吸收和应用创新性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功能,对教师的年龄结构、教学活动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促使教师主动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育观念。

2.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契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个人不再依附于集体发展需求,而是更加关注自我。因此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教育改革中,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变,家长和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

人本主义教育更加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强调家庭、社会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教育改革可以适当调整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地位,重视家庭教育氛围作用,适当削减和弱化学校教育中的秩序化管理模式,尊重学生在家庭、学校自然成长的真实需求和真实情感。在学校管理中,注重制度教育和心灵教育的相互作用,制度管理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学校管理则要加强情感管理,彰显人本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主人地位,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家庭教育则强调为学生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氛围,将家庭教育看做一个文化管理的系统,以人文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和人本主义理论,调解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情感、价值取向、美德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人文氛围。

3.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构建人文教育环境。教师、课堂教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多方力量的融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以人文、人性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小学教育改革就不再局限在学校、课堂上,而是融合了多种社会教育力量,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行为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融合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多种力量,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中的心灵体验和思维发展,满足学生成长中的精神需求。

总之,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教育改革面临更多挑战和困难,结合当下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引,探索出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理念创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路径,以彰显现代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理论改革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坚持理论创新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