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

2019-01-11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幼儿园孙荣宏

小学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区域幼儿园材料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幼儿园 孙荣宏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游戏活动。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稳步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广大幼儿园教师注重区域游戏投放的策略,并初见成效。笔者借此契机,就如何投放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浅谈一些感想,以达抛砖引玉之宗旨。

一、因材施投,发挥游戏材料的应有的功能

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投原则,充分利用材料中隐含的教育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途径,以利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首先,可以运用“分散式投放”的方式,围绕单一性的主题开展不同的操作形式,从而挖掘材料的深度和广度。

譬如,我在区域中投放“树叶”时,就鼓励孩子进行制作书签、绘画、印染、拓印和拼贴等活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灵活应用“开放式投放”方式,在幼儿参与游戏前不预设目标与结果,玩法规则也带有随意性,从而在拓宽他们的想象和探索空间的同时,激励孩子积极探索每种新材料的玩法;最后,巧妙应用“递进式投放”方式,在针对某个区域提供材料时,可以先投放少量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放矢地逐渐递增,从而让孩子们荡起兴奋的情感涟漪,求知欲望稳步提升。譬如,我在科学区域投放“摩擦生电”“磁铁”“沉浮”等探索类的材料,在语言区域投放“图卡”“图书”等阅读类的材料,在数学区域放置“实物和数字匹配”“数字接龙”等趣味性材料,由于上述材料指向性明确,完全与相关领域紧密联系,虽然没有系统性整合语言、数学、艺术、科学等多维度内容的意识,但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结合实际,围绕主题内容投放区域游戏材料

常态化区域投放游戏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只有紧密结合主题内容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活动主题更加深入开展,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本区域的探究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综合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设定益智、美工、建构、阅读、运动等常态化区域,以利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譬如,我在组织大班幼儿《嗖,飞上天》这一主题活动时,就在美工区投放笔、纸、装饰材料和竹棍等,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风筝,并把制作好的风筝立即尝试放飞,从而初步感知风筝起飞时的无穷乐趣;在建构区适度投放一些搭建材料,要求幼儿自己动手搭建自己心目中的火箭发射台、飞机场等。类似有针对性地投放区域材料,能促使主题活动渗透到相应的区域之中去,以利轻松达成主题活动的目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也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究,逐步形成新的问题,并通过教师的精心点拨,最后自然生成新的主题。

一般而言,在孩子们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的优势,不仅要让区域活动材料促进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并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逐步生成新的游戏内容,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发挥区域活动材料的优势,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区域活动中的实践操作学有所获,逐步养成良好的持续性学习品质。其次,教师在行动上一定要从主题目标出发,坚持主题与区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活动效果。众所周知:区域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能为不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务必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譬如,我为了深层次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就挤出时间认真学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不断领悟其精髓;同时,还与同事们一起研读《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幼儿园开放性活动材料的构建与运用》《情境化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布置》和《幼儿园区域设施与环境材料》等相关专业理论书籍和文章,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养,有效避免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区域投放游戏材料的盲目性现象。譬如,我在组织“有趣的滚动”这一主题活动过程中,就在科学区投放了“玩斜坡”的游戏材料,既有高度不等的盒子,又有大小一样的长方形KT 板、纸板以及铺有地毯的板子等材料,要求幼儿在活动时除了根据斜坡陡的程度探究物体下滑的速度以外,还要按照斜坡面的光滑程度探究物体下滑的程度,以利孩子们可以在改变材料的高度、方向、表面的粗糙度的情况下开展活动,活动效果比较理想。

三、注重观察,及时调整幼儿的游戏材料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活动目标采取重点观察、全面观察、个别观察的方法观察幼儿,从而恰到好处地调整区域材料,使各种游戏材料更适合孩子们的发展,具体可以把握三大环节:

1.审时度势,缜密观察幼儿游戏行为

教师对特定材料或特定儿童进行针对性观察时,可以在缜密观察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材料。

譬如,我在组织大班科学区“膨胀的气球”游戏时,先投放了醋、杯子、和小苏打等活动材料,然后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步骤,但部分孩子目的性不明确,操作也比较混乱,于是我就把这一游戏的操作步骤图呈现于孩子们的眼帘,从而帮助孩子们顺利开展游戏活动。

2.因材施教,全面观察幼儿游戏行为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只有针对班级整体活动水平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观察,才能获取幼儿的真实信息,才能为材料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诸如小班美工区游戏“卷鞭炮”,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如下相应的游戏材料:双面胶、纸绳和裁剪好的红色卡纸,从而让他们操作时稳操胜券。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观察孩子操作时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掌握难点和重点,才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信心同步提升。

3.尊重差异,个别观察幼儿游戏行为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认真观察其在区域活动中的状态和发展水平,逐步了解他们的认知经验、操作能力和活动过程,并及时调整相应的游戏材料。

譬如,我在组织“时钟滴滴答”这一大班益智区游戏时,先投放了一些记录单和自制钟面,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幼儿只是简单地拨钟面和记录,整个活动过程比较缺乏趣味性。于是,我就增添了真的钟表以及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图片和时间卡片,许多孩子的求知欲望立即被调动起来。

区域游戏多渠道,以幼为本要记牢,投放材料讲科学,丰富多彩孩子笑。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孩子所思,给孩子所需,解孩子所困,抓住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每一个细节,对幼儿加强各种游戏操作的指导,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区域幼儿园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分割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爱“上”幼儿园
最美材料人
区域发展篇
材料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