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小学于美俊

小学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思维力词语思维能力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小学 于美俊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各项能力的发展都和思维力发展密切相关,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当中,要想在培养学生智力水平方面获得突破,就要着重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和发展。语言与思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彼此发展同时又互相促进,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可以将语言与思维进行统一,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将着重就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力进行探讨。

一、调动语文学习兴趣,增强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同时兴趣还是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培育学生积极思维的内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保证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与学生的认知层次和规律相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唤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保证语文教学在学生兴致勃勃和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下开展,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活跃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进步。例如,在教学《葡萄沟》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孩子们年龄小,大多数孩子都没有去过葡萄沟。所以上课伊始,教师让孩子们在《我们新疆好地方》这首优美的乐曲中开始新课的学习。乐声一起,有的学生就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了,有的转动着脖子,有的扭起了腰,有的跳起了新疆特有的舞步……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文章的情境,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学习课文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教师适时播放录像。当播放到葡萄沟的葡萄伸手可及,到处都是:紫的、绿的、白的、灰的……什么颜色都有时,学生嘴里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声:“这葡萄太诱人了,我好想吃啊!”“我多想去新疆呀!”在愉快的乐声和动人的画面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感受着、学习着、探索着。多媒体以其优美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因为有了良好教学情境作为引导,所以学生会保持积极的思考状态,会对课程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最终促进积极思维的培养。

二、引导句子揣摩分析,增强思维深刻性

在一篇文章当中,通常会有一个或者是几个关键句子,这些句子有的直接表明中心思想,将整篇文章的精华内涵集中在这样的句子当中,有些句子则是能够起到总结或者提示下文的作用,对于学生理解全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文章当中的经典和关键句子,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行有效启迪,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内容以及思想内涵。特别是在面对文章当中发挥牵一发动全身作用的关键句子,教师需要抓住教学实际指导学生主动对比与思考有效领悟句子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这篇文章的末尾一句话就是非常引人深思而且值得细细揣摩的句子,对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思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句话当中有两个“幸福”,不过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是不同的,于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激励学生解决以下问题:这两个“幸福”在含义方面是否是相同的?或者是利用怎样的方法完成描写与刻画的?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找寻问题的答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这篇文章在创作当中进行了幻想和现实的对比,也正是这样的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三、加强多元造句练习,增强思维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思维能力体系当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而发散思维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内容。为了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增强学生思维发散性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提高学生思维发散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造句练习,提高学生的句子总结和利用能力。在造句训练当中,学生会积极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语文学习品质。造句同样也是一门学习艺术,因为在造句过程当中要注重很多的问题,需要发散思维,才能够保证句子的质量。就拿句子成分这一知识点来说,小学阶段虽不必专门对学生进行句子成分的讲解,但指导学生将词语放在特定的位置,造出高质量的句子还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让学生用“坚持不懈”造句,如果这个词语作主语可以是“坚持不懈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如果这个词语作定语可以是“先烈坚持不懈抵抗敌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这个词语作谓语可以是“小明在体育锻炼上坚持不懈。”除了考虑句子的成分之外,学生还需要考虑句子的内容以及形式,比方说要思考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等。这些都在极大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

四、深化语言领悟推敲,增强思维逻辑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同样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在语文学习当中有所收获特别是有所领悟与发现,一定要历经反复揣摩和细细品味才能够丰富学习收获。反复斟酌与推敲表明要持续性地进行分析和综合,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审美和批判。在语文教学当中,指导学生推敲语言内容与形式在提高学生思维力方面有着突出效果,特别是能够完善学生的思维逻辑,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生长。对于语文语言的推敲,包括几个不同的方面,具体涉及到字词推敲、句段推敲和文本整体推敲。在字词的推敲方面,为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整体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思考题的方法让学生品味重点字词在文章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品味《黄河的主人》这篇文章中的“如履平地”这个词语,让学生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掌握字词推敲方法:“履”的意思是什么?面对如此凶险的黄河,艄公是怎样做到如履平地的?通过这一词语你能够领悟些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这一词语串联整篇文章,从而锻炼整体逻辑思维。在段落和文本的推敲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和文章的脉络,让学生知道文路之间的关联,知道文章的构成方法,最终建立逻辑思维。

五、促进语言模仿迁移,增强思维创造性

在学生思维力的培养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核心要点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代学生和社会人才的必备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师把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思维作为重点的关键原因。要想提高学生思维创造性,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是要从模仿开始,逐步完成从模仿到自主迁移和创新创造的过渡,使学生的学习基础更加扎实,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巩固发展。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抓住这篇文章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特别是把握总分总结构的使用方法,同时学习在景物描写当中要坚持一定的顺序。当学生在真正掌握了这一方法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写出自己的风格。除此以外,教师也要给学生安排创造性的学习任务,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后,指导学生在掌握诗意的前提条件下,开展二次创作;可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之后,指导学生写故事新编;可以在说明文教学之后指导学生进行人称改写。

培养学生思维力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还是推动学生未来成长进步的重要动力,这也是在小学阶段把教学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思维力方面的重要原因。过去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方法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进步,甚至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在新时期关注学生思维力发展的背景下,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一个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天地当中延伸思维触角,促进思维升华。

猜你喜欢

思维力词语思维能力
容易混淆的词语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找词语
培养思维能力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