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学生谈话的技巧和艺术

2019-01-11江苏省如东县河口小学缪林颖

小学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谈话矛盾交流

江苏省如东县河口小学 缪林颖

班主任不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的纽带,更是全面贯彻学校教育教学精神,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者。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班主任不时地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灵魂的碰撞。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语言,尊重他们的言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要用情感动学生,用自身魅力与学识征服学生。

《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同时又是一位英语教师,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巧用谈话技巧,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面对学生间的矛盾,做个严谨的“法官”

在小学班级中,学生间的矛盾时有发生。班主任既是科任教师,更是班级矛盾的“终结者”。矛盾发生时,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事情发生的起因、发展过程,到造成的后果,错误应该由谁买单,都应该让孩子们心服口服,而矛盾的解决离不开交流、谈心。解决学生矛盾的过程,就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谈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

1.谈心前,侧面了解事情梗概。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对于班级中出现的争执、打闹等现象的发生,教师有必要从别的学生眼中,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因为“路人”的观察,是最直观不带感情色彩的,反映的情况也是最真实的。

2.谈心时,让矛盾双方对质。倾听,是班主任具备的一项技能。将矛盾双方集中起来,引发提问,使其对质,让矛盾双方在对质中逐渐还原事情本末,教师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适时提出问题,引发矛盾双方辩论。在孩子眼中,教师就是“法官”,是公平正义的代表,所以解决问题时,教师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谁犯的错误,谁承担责任,分析问题,抽丝剥缕,让学生心服口服。

二、面对学生的突出问题,做可亲的“知心姐姐”

由于不同的学生存在着成绩、性别、年龄、性格、情绪、习惯等差异,因此教师在找学生谈心时必须因人而异,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心理,制定相应的“谈心”策略。每个班上都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有的沉默寡言,封闭内心;有的脾气古怪,很难与人相处;有的争强好胜,事事爱出风头;有的爱恶作剧,调皮捣蛋。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孩子的各种外在表现都有其内在的心理需求,而与学生的谈话交流,是一切沟通的开始。

谈心,是心灵交流的艺术。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语言发展、交往经验各不相同,教师要注重孩子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比如开展“知心姐姐”活动,让内向、性格孤僻的孩子有宣泄心理压力的对象,鼓励孩子们说出心中的烦恼,学习上的困难,交往中的难题。孩子的垃圾情绪释放以后,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能更积极地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要抓重点,用鼓励、激励等方法,助其改掉缺点;对于时时犯点小错误,迷迷糊糊的学生,教师要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解释,提出有效建议,提高其自律水平。

学生个体发展有差异,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善于动脑,有独特的思维特点。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行为与心理,善于解决班级矛盾,挖掘孩子的内心想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面对学生的迷茫困惑,做学生的“指明灯”

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有的学生在某段时间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或者学习的刺激,会暂时性地出现学习无目标,做事无条理的茫然状态。教师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小事着眼,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帮助学生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1.提醒式点拨。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优秀生也如此。有的优秀生学习好,行为习惯举止有礼,思维水平与动手能力都很强,但是,人们往往忽视其心理需求。有的优秀生在人格上会有缺陷,有的人前人后行为不一致,有的有阴暗心理。这些不良因素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点拨,用暗示的神情、含蓄的语言,使谈话的学生理解教师谈话的意图,从而认识到自己哪儿需要注意,哪儿需要改正,让学生学会反省,从而去正确估价自己,树立新的奋斗方向和新的目标。

2.启发式谈话。除了优等生,班级上大部分学生各项活动处于班级中等水平。有的学生满足于现状,不太勤奋,也不太懒惰,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也能完成,但是积极性不高。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采用启发性谈话法,与其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其心中所想,再通过针对性切中要害的语言,扣动孩子们的心弦,要知道“不进则退”,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目标,努力奋进,不得过且过。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能居高临下地训斥,而应该循循善诱,掌握分寸,激发学生的“内趋力”,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铭记老师的教诲。

3.激励性语言。班上还有少数后进生,有的后进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班主任在做思想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用尊重的心理,鼓励的语言,和蔼的口气与其交流。在进行个别谈话时,要努力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在肯定和表扬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切忌嘲讽与辱骂,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每个人都有长处,同一阶段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有差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有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其自信心,才能给孩子以勇气与信心,扬长避短,促进其自我发展。

四、面对学生的悲观情绪,做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有的学生基础差,导致学习不理想,有悲观情绪产生。教师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请优秀学生一对一进行学习辅导,让学生体验到和大家一同进步的乐趣。有的学生英语句式用不准,教师要采用情景式的谈话方法,用孩子能懂的简单英语语句与孩子进行启发谈话,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的学生体育不达标,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加锻炼,要知道成长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荆棘,只有战胜困难,战胜迷茫,成功的曙光就会展现。

当然,不管哪个学生一开始与班主任交流,都有一定的防御心理,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真切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后,他们会敞开心扉,积极将心里话与班主任述说,遇到难题也能第一时间想到所信任的班主任。

在谈话内容上,可以是针对某个问题组织的谈话。比如“我是环保小卫士”“四礼八仪”“升国旗时要注意什么”。有时候,班主任还可以收集一些中外名人故事、教育典故,或者是学生的突出事迹,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谈话形式有主题谈话、集体谈话、小组交流、个别谈心等方式,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体谈话;突出性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个别问题进行个别交流。这样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在师生互动中,使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逐渐汇聚,使班集体不断向良性发展。

总之,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既要注意谈心的对象的个体差异,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学生思想顽疾。同时班主任还要学会科学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心中的“内趋力”,点燃他们前进的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引领下,不断完善人格,不断增强道德认识,不断提高自律水平,使学生学习不断进步、心理越加健康。

猜你喜欢

谈话矛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矛盾的我
未来5年,你会不会成为被淘汰的料企之一?从海大薛华的谈话中,窥见“危与机”
对矛盾说不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