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相结合的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海南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自学课程标准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海南中学 李 英

我们知道学材再建构的教学思想是来自李庾男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论,要重组课堂教材内容,按照“单元教学”的教学思想。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要以教科书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数学教学,进而达到重建教材的目的,让学生的学习来源于数学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学材再建构就是“单元教学”和“自学议论引导”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下文就针对如何建构进行分析探究。

一、教师进行自主建构

教师独立建构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将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为学生创设合适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也就是说,教师将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整合,进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独立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建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以课标为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课程标准出发,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老师的独立建构重点要体现在教学的预设环节上。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流程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适当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教材中知识的展示顺序,比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图,再研究构成三角形的各个元素以及它的三边关系,接下来引导学生研究三角形的派生元素,比如三角形中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通过这样的建构,让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几何的一般思路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生的独立建构

学生的独立建构具体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构建知识概念以及相关法则,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构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回忆来进行独立建构,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也就是学生的独立建构,在导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并相互补充,然后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回忆进行自主的知识梳理。因为学生的自主回忆可能是杂乱无章的,有时候学生的回忆还不是那么准确,所以在让学生自主表达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调整和梳理总结,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这些琐碎的三角形知识点分解整理为定义、性质以及分类等问题,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准备课件或者安排好课堂板书,从而为后续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奠定基础。最后再让学生尝试建构,让学生在自主回忆以及自主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建构,这时候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全部释放,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知识认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通过这样的建构学习将学生的经验认知转化为科学认知。

三、师生共同构建

在学生和老师都进行自主构建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师生共同构建了,师生共同构建具体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构建成果,这样的思维碰撞可以激发思维的火花,从而产生出新的成果。首先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的定义”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发表对三角形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纠正。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绘图展示,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图形的绘制过程。

接下来就是进行生生互动,我们可以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和自主梳理,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尝试建构,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补充,最后需要关注差异进行总结。师生建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群体性和个体性两种建构类型,在建构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差异,这样才能充分暴露出学生的思维,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及时的正确引导,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总之,我们要将“单元教学”“自学议论引导”两者相互结合,从课程标准的教材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自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