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的尊重

2019-01-11石家庄市赵佗学校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亲和力学困生师生

石家庄市赵佗学校 李 晖

我目前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交界处,学生90%以上是外来务工子女。通过跟孩子们的接触,我感到外来务工子女有着非常好的品质,他们普遍善良、朴素、守纪、勤俭,但他们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自信、羞于表达、不敢主动与他人交流。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欠缺关爱、鼓励、尊重有关。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投注更多的关爱、鼓励,尤其是,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让他们在被尊重中找到自信,并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能够主动与教师沟通。

教师的精力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每名学生单独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尊重往往渗透在师生同处的公共时间,如上课、班会、课外活动等时间。课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对教师的总体印象往往以教师的课堂表现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当心自己的态度,要尊重学生,避免他们产生负面心理。

保持亲和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风,但带有亲和力应该是共同的追求。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整理自己的情绪,把负面情绪暂时抛开,把微笑带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语气、眼神、肢体语言都要传达出温和、宽容的信号,带动学生放松下来。以和悦的态度回应学生的期待,是尊重的开始。

要顾及学生的课堂反应,尽可能与他们互动。教师授课最忌讳自己讲自己的,不管学生有没在听、是否听进去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进去,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讲到关键的知识点、易混淆和出错之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情,并以询问、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需要讨论时,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时答错了,或者表达的观点有些出格,不要立即打断,要在学生结束回答或表达后,再予以指正。对学生回答或表达中的低级错误,不能嘲笑、挖苦,而要足够宽容,具体指出错在什么地方,或是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告诉学生“犯这样的错误并不稀奇”,既让学生有所收获,又不产生“丢丑”心理。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尽可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满足,愿于继续跟随老师探究,勇于表达,渴望和自信能继续进步。比如,每次小测和考试后,都要表扬那些掌握知识好的学生以及大批进步的学生。关注到学生的进步和努力,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对那些学困生,更要不吝肯定、表扬。成功学家罗宾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学困生不过是学习方面甚至是学习的某一方面暂时较别人差,在其他方面未必没有过人之处,给予他们充分肯定、尊重,就等于给他们留下了发掘潜力、施展特长的空间。

课堂上的尊重要延伸到课后。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每次接新的班级,我都要告诉学生我的办公室位置,以便他们可以在课下找到我,能够及时交流信息。对于学生在课后的请教,要不厌其烦,耐心解答。哪怕当时没有时间,也要约定时间,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是有位置的。

猜你喜欢

亲和力学困生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麻辣师生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