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农村中学校外教育时空的研究

2019-01-11毕道玉江苏句容市天王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17期
关键词:时空试点中学

毕道玉 (江苏句容市天王中学)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多余劳动力过剩,一部分过剩劳力被乡镇企业吸纳,变成“上班族”。这些“上班族”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加入城市劳务市场,成为农民工,直到年底才回乡与家人团聚。这些“打工族”子女常年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农村家庭的当家人,大多是老弱妇残。这些“留守族”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子女或孙辈的教育无能为力,家庭教育出现了宽者宠爱娇惯,严者责骂体罚宽严失度的现象,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教不好,也管不了,干脆不闻不问。这样,农村中学就出现了校外教育的盲区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断层的问题。

为了给学校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中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安全、向上的育人氛围,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笔者邀请相关人员组成课题小组在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进行了拓展农村中学校外教育时空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校外教育时空,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的时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方式,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拓展的构想

拓展农村校外教育时空,要注重开放性和综合性。

1.开放性。第一,构建家庭教育基地。近年来,农村家庭主要成员的外流,使家庭教育出现了空白,形成了农村中学校外教育盲区。我们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深入这些家庭,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机制,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和送教入户等途径,让家长了解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让那些留守家庭的成员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并逐步成为内行,逐渐胜任家庭教师的角色。

第二,开发社区教育空间。当前农村的社区教育,具备以下特点:(1)由于农村机构改革,布局调整,村镇规模扩大,领导干部精简,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在一片发展经济的呐喊声中,社区教育很难提上议事日程。(2)留守农村的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闲季节很多人以赌博等娱乐方式打发时间。(3)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村镇文化设施匮乏,无处排解空虚时间的学生只好到游戏机室、网吧去寻找乐趣。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个空间,创办社区教育实体,创建学习型社区,形成社区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配合学校,提高育人质量。

第三,建立课外自学小组。根据新课改“合作、自主、探究”的精神,建立学生课外自学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让他们学有所得,玩有所乐,动有所获,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综合素质。

2.综合性。拓展农村中学校外教育时空,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基地、课外自学小组和学校四个实体间的互动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

第一,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在建立家庭教育试点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引路、推广经验等方式,以试点为核心,向四周辐射,一花引动百花开,形成家庭教育的区域,督促推动社区教育实体的建立。

第二,全社会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拓展农村中学校外教育时空,仅靠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种团体、组织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老龄委、关工委、文化中心、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的力量,从各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督促、扶持、帮助、爱护和教育。

3.校内多种力量的汇集。拓展农村中学校外教育时空,需要整个教育领域人员全力以赴,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例如:校长室要通盘筹划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导处要全面考虑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相互作用;团总支要研究在拓展校外教育时空过程中怎样发挥团组织的功能;班主任教师要将课外活动小组活动落到实处……多方协力,上下齐心,全员参与,才能有效地拓展农村中学校外教育的时空。

二、探索的过程

1.社会调查。拓展农村中学校外教育时空,对于家庭教育不够健全,社区教育还没有起步的农村,很难为家庭和社会所接受。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人员走出校门、走近学生、深入家庭、深入社会,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向家长、社会和学生阐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作用,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转化成他们乐意参与、积极配合和自觉行动的行为。

2.筹建校外教育实体。从第一阶段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中学校外教育时空有三个特点。一是家庭教育处在瘫痪状态,社区教育还没有起步,学校德育工作较为薄弱。二是绝大多数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有识之士,对我们课题的构想持赞同和支持态度。三是我们发出的《致学生家长公开信》、张贴的《关心、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公告》,印发的《中学生校外行为规范》,受到一致好评,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于是,课题组开展了拓展时空的试点。

第一,筹建家长学校。拟定家长学校章程和教学计划,健全家长学校领导制度及师资配备机构,对入学家长进行培训。受训家长在基本了解本课题在育人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了解学校将对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要采取的策略,都表示愿意向社会做好宣传,产生辐射作用。

第二,建立校外教育试点。课题组深入到相应的自然村,建立社区教育试点,家庭教育试点、校外活动小组试点各12个,遍布21 个自然村。在实际工作中,受农村特殊条件的限制,正常开展社区教育试点、家庭教育试点难度很大,农时的季节性,家务的繁杂性、居住的分散性、人员素质的参差性和各个家庭的差异性,都成了开展活动的淡化剂。但课题组成员坚持以人为本位,充分挖掘所在村点的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学生家长和学生的优势,采取居高临下法,中间开花法,以小见大法和以内促外法等多种方法,以点带面滚动辐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建立校外教育基地。我们对社区教育试点、家庭教育试点、校外活动试点进行巩固、深化、提高,制定了《促进学习型、教育型社区形成的意见》和《巩固、壮大家庭教育基地的措施》,将试点升级提位为社区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基地、校外活动小组基地,并由此向全社会产生辐射,使校外教育实体不断壮大,建立起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三结合育人网络。

三、研究成果

1.从理论价值上看。一是本课题为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开发教育资源拓展了新的时空,教室向社会拓展,教材向生活延伸,理论与实际结合,让校内教育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二是为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了新的舞台,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教室的主宰者转变为社会活动家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网络构建人。三是为农村中学青少年的成长创设了更全面更优质的环境。使单纯的知识育人渠道拓展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自主育人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途径。

2.从实践意义上看。一是通过开展、占领、利用校外阵地,修复并巩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优越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二是增强了全社会的教育意识,使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规范化、具体化、科学化,以外促内、以内牵外、内外结合,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三是充分开发教育资源,广泛拓展育人课堂,采用多种教育形式,让学生无论是走进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还是回到家中,时时处处都能置身于教育之中。

3.从实际效果上看。实际上,上个世纪90年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已经形成,社会对学校大力支持,家庭与学校相互联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学校注重教育,社会注重熏陶,家庭注重管教,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各司其职、齐抓共育的局面,育人效果非常理想。

在课题组的努力下,“校外教育时空的开发”显示:学校教育派生出三支力量,对内以教育学生为中心,对外,开发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使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通过互动,发挥育人功能,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外教育时空的拓展”显示:学校教育通过四条途径,实现理想的育人效果。一是抓紧抓好校内教育,直接对学生产生作用。二是联合当地政府,督促建立社区教育基地。三是创办家长学校,培训家长,建立家庭教育基地。四是组织学生,举办课外活动实体,并争取社区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基地,在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之外,还对课外活动实体进行协助,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素质。

猜你喜欢

时空试点中学
跨越时空的相遇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镜中的时空穿梭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在多解中学创新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时空之门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