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9-01-10戴永红

科技视界 2019年35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戴永红

【摘 要】语文教学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放声朗读有助于营造氛围,强化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元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还语文教育之根本。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5-0211-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102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DAI Yong-hong

(Haiyuan County Guan Qiao School District Dongpo Primary School, Haiyuan Ningxia 755299, China)

【Abstract】Chinese teaching must expand the reading range of students, aloud reading helps to create atmosphere and strengthen memory.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read ancient,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classics in a variety of ways and return to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Key words】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Cultivate

语文课尤其诗词教学,只有放声诵读、纵情诵读,才能“纵情吟咏兴味长,识人画魂暗香来”。陷身题海,不去读书,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终生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孩子就会变成胸无点墨、头脑空空的空壳人;疯狂做题、死记硬背的机器人;情感苍白、心灵沙化的贫血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阅读课本,而是要让学生读中外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如果教师只让学生紧紧抓住教科书不松手,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在写作运用中不是得心应手,使老师教的吃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

1 纵情诵读

现在的孩子听不懂、写不出、说不清是普遍现象,所以语文要学好,就要“读书破万卷”,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教育的核心素养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没有广泛阅读的基础,一切都是空谈。如同无根之枝叶,必将枯萎;无源之河流,必将断流。白居易认为,能感化人心的,没有比声音更近的。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也曾说:“我相信,我们是先感受到诗的美感,而后才开始思考诗的意义。”他们用经验告诉我们,关注诗歌的声音形式是一切鉴赏活动的基础。而中国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古人用以吟唱的艺术,因此,要让学生领会古典诗词之美,创造诗意课堂,是离不开朗诵的。诵读是形成语感,获取新知和信息的重要手段。诵读有助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强化记忆,体会感情。声情并茂的诵读能唤起学生对美的直觉感悟,引起心灵的共鸣。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教师要想法引导学生进入诗般的情境中,体会诗中营造的那种朦胧、迷离、幽静、深邃、悠远的诗意美,就必须不断地诵读、体会。不断地变换方式,纵情诵读,有助于学生进入诗境,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借助了同名的《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通过自由读、单个诵读、范读、听读、齐读、分节读、男女生交错读等不同形式,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到了诗的意境。尤其是声音错落开来的男女生交错读,使听者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诗意美。一男一女交叉读完后,学生竟然提出再找一男一女读一遍的要求,这就表明,学生喜欢这样美妙的诵读,他们很享受這优美动听的声音。一节课下来,学生已完全沉醉于声音带给他们的审美体验中。这自然就为后面的体悟和诗意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深入领悟,驰骋想象

阅读经典,不仅是了解传统的优秀文化知识,也是对历史的铭记,语文教师应大胆尝试把“名著阅读”带入语文课堂。我们在欣赏那些具有诗情画意和优美意境的古典诗词时,要充分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当然,课堂是师生同生共构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是必不可少了。也可以驰骋想象,将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或简约明净、或苍凉雄奇、或清新优美、或神奇瑰丽的世界构想出来。如当我们读到陶渊明哪些表现劳动生活、描写田园风光的作品时,尤其重视近现代史的阅读。近现代史记录了中国人民的屈辱、苦难、奋争、血泪、辉煌经历,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血泪史,抗争史……有助于砥砺志向,锻造精神,博大胸襟,深邃眼光,陶冶心性,熔铸品格。诗歌没有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都是以“情”的投入为先决条件的。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情领悟,使学生能品味到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和精神的陶冶。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引导学生“感其情”呢?解读杜甫、苏轼、李清照这样的大家的经典作品,知人论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这些作品年代距离我们太久远,加上学生的阅历有限,所以在解读时,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深情领悟作品中的“诗眼”、“词眼”,才能真正体会出作品蕴含的丰富情感。如我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曾经就李清照的《声声慢》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挑战——我把这样一首距离学生非常遥远的作品作为参加赛课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词眼“愁”进行充分的解读,然后又在熟读作品、充分体验“愁”情的基础上,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 诗意写作,以读带写

明朝大理学家朱熹也说过;“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也是强调读书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古诗词特别注重语言的精辟生动,富于跳跃性,而且是往往一字千钧、打动人心、震撼心灵的,它们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也为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古诗词为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进行诗意的写作,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实践诗歌的语言美。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你掌握了孩子成长的节律,你也找到了好的教育节奏。在我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几乎每一首经典诗篇,都有或长或短的诗意写作训练。一个语文老师自己读书固然是很重要,但如何转化到学生身上,带着孩子去起步更重要。我相信量变一定会发生质变,因为我们让孩子们和好书遇见,孩子们在书中能经历那么多种人生,他们的生命的宽度和高度,也因为语文老师变长变厚,我想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带着孩子走进整本书的阅读,不能让孩子回过头来跟老师说,感谢老师,让好书走进我的生命里,我想应该说是语文老师的失职。我发现,学生在语言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在古诗词语言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他们早已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如《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交融的佳作,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让学生边阅读边写读书摘记、点评,让他们把自己的读书感受抒写成一篇篇鲜活的读书笔记。慢慢地,学生的阅读会更多更深,他们写的文章也会更具风采。具备了相当的阅读功底,何愁语文成绩不能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确立也就找到了根本的落脚点。

总之,语文教学中任何一种课堂都是因人因时因地而论的,任何课堂都不会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以上所谈也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粗浅的想法和做法。因为我喜欢而且向往富有诗意的课堂,所以我竭力追求我的课堂上有诗意。但同时我也深知,我的教学之路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王玉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策略简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3.30.

[2]唐棱棱.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10.28.

[3]吴凌.红色经典阅读及对其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6.03.11.

[4]何晓涛.寻求别样的精彩——高中古诗词教学浅探[J].文教资料,2008.09.05.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学生写话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