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研究述评

2019-01-10陈春梅

科技视界 2019年35期
关键词:大学生

陈春梅

【摘 要】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堂体育教学外,通过一定的锻炼方式在课余进行体育锻炼,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平衡、关系和谐的最终目标。文章分别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心理机制、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与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不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锻炼的政策命令、教学干预、课后服务、心理调适等方面尚需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

中图分类号: G80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5-0194-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91

0 前言

国内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促进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干预研究等方面。国外快速增长的研究理论模式文献中,大部分都是从健康相关的理论模式而来(Berger,Pargman,& Weinberg,2002)。实际上体育锻炼的本质是一项正面积极的、吸引人的活动,因此,有学者(Willis & Campbell,1992)提出警告,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健康模式解释锻炼健身运动行为时应考虑到事件特殊性。Bandura(1986)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个人与环境二者的双向交互影响,而是行为、认知、环境三者间彼此交互因果关系。

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心理机制

国内较多研究显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心理机制主要体现为锻炼坚持、锻炼承诺、情绪体验、发展动机等四个维度。焉石等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与交易型领导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关系。但教师领导行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不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陈善平等认为,锻炼者渴望坚持身体锻炼,其锻炼动机、效果评价等决定了锻炼承诺的心里决策。综合分析发现,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手段和教学策略需要多样化、创新型,以此来促进和鼓励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效能,保持对体育课堂、课外体育、社会参与等的热爱和激情,提升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義的深刻认知,在学校体育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另外,教学内容上要有创新,对教学对象方有吸引力和动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产生效益。实际上,在锻炼坚持中,锻炼承诺是伴随着情绪体验和发展动机而同时存在的。这样就形成了大学生锻炼的心理机制内涵。

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个体因素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个体因素包括精力投入、财力投入、精神伤害、身体伤害、运动能力、参与选择等6个维度。赵宝椿等(2015)采用了量表编制,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进行自评量表的编制,研究显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个体因素中涵盖了精力投入、财力投入、精神伤害、身体伤害、运动能力、参与选择等6个维度,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可以把6个维度作为研究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因素衡量指标,且具有较好的科学应用价值。尹博以跨理论模型来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情况,研究认为,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锻炼意识、能力、行为习惯,科研院所也加强对大学生锻炼问题的研究力度。

3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压力、锻炼条件、锻炼氛围、教学评价、科学指导、表现机会、交往机会、制度约束、他人支持、社会约束等。付道领(2012)研究显示,锻炼机会和学校因素是大叙述锻炼行为变化的直接动因,学校条件是锻炼机会和锻炼行为的中介变量,而学校类型在学校环境机制中起到调节作用。付道领对锻炼行为心理机制、学校环境机制、家庭环境机制进行了探讨。逯小龙(2019)研究了课外体能锻炼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持续进行课外体能锻炼、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身体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阳家鹏(2017)对家庭体育环境、锻炼动机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博士论文研究成果显示,父母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念对子女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影响,父母的积极鼓励能正面引导子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效果。

4 小结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受诸多因素影响,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践行新时代学校体育政策方面,学校体育努力方向与课外体育锻炼不可偏废,课外体育锻炼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课堂体育教学是课外体育锻炼的基础。大学生可以把体育锻炼划分为阶段性:身体动起来、动作搞明白、一起学起来三个阶段。学校体育通过阶段教学达到大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的效能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Kane,T,D,Marks,M.A,Zaccaro,J.S,&Blair,B.(1996).,Self-efficacy,personal goals,and wrestlers' self-regulation.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8,36-48.

[2]Berger,B.G,pargman,D.,&Weinberg,R.S.(2002).Foundations of exercise psychology.Morgan town,MV: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Dzewaltowski,D.A.(1989).Toward a model of exercise motivation.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1,251-269.

[4]Bandura,A,& Jourden,F.J.(1991).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complex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99-108.

[5]Depick,W.,& Williams,L.(2004).Weight training and body satisfaction of body-image disturbed college student wome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16(3),287-299.

[6]陈善平,李树茁等.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坚持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6(12):48-55.

[7]赵宝椿,法超等.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自评量表的编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1):104-109.

[8]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9]付道领.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0]逯小龙,王坤.课外体能锻炼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3):392-395.

[11]阳家鹏.家庭体育环境、锻炼动机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7.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