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引领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9-01-10马雪峰蒋庆斌

科技视界 2019年35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院校工业

马雪峰 蒋庆斌

【摘 要】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多方合作、整合教育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行业组织参

与职业教育是做好集团工作的重要支点。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行业协会,紧跟“智能制造”战略,加强联盟内涵建设,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引领职业教育的工业机器人为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职教集团;产教融合;1+X证书

中图分类号: G7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5-0061-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27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教育部2015年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意见》要求,要健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利益链”为纽带,促进校企双赢发展。强化校校合作、贯通培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建设人才成长“立交桥”[1]。

国内各类从事机器人产业的企业快速发展,各方面人才紧缺问题日显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据有关权威机构分析,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各类人才需求总量超过100万,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需求在40万左右,而目前各类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年均培养仅为4万人左右,而且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矛盾。目前90后已经开始成为生产一线主力,其劳动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苦活、脏活、累活、有损身心健康的活没有人愿意去做。农民工将成为装备制造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数据,自2011年至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数每年稳步增长,2018年,农民工总数达3.91亿,其中,农民工在制造业就业的人数保持在30%-40%之间。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提升成为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的重要职责之一[2]。

1 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基本情况概述

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简称“集团”),英文缩写CRVEG(英文为:China Robots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成立于2013年5月,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及有关行业组织牵头,联合大型、骨干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职业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按华中、西北、华北、西南、华南、华东六个区域,联合相关行业、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均可加入集团,成为集团理事成员。

74家公办高校与高中职院校,其中36家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覆盖华南地区(8家)、华中地区(11家)、华东地区(38家)、华北地区(6家)、东北地区(4家)、西北地区(4家),西南地区(3家)。这些职业院校具有较强的机械或电气专业教学基础,先后开始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方向)。

集团企业成员涵盖了国内外主流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如安川电机、ABB、发那科、三菱、埃夫特、华中数控等企业;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如达索、美国参数技术公司、欧姆龙、三菱、江苏信捷等;还包括国内工业机器人教育装备龙头企业。集团内企业覆盖范围较广,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国中部地区、京津冀地区都有相关企业,集团内企业是国内外智能制造的领头军,技术实力雄厚,智能装备作为企业的拳头产品。

2 紧跟“智能制造”战略,加强联盟内涵建设,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

2.1 开展智能制造行业调研,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2018年,智能制造专指委受教育部和机械行指委委托,在全国开展《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的研究工作,专指委组织了11所高职院校、6家行业龙头企业共35名研究人员,在全国开展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匹配度等调查研究,高质量地完成了研究报告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职业院校建设相关专业提供了依据。

2.2 完成相关专业标准制定工作,规范相关专业建设

在机械行指委的指导下,智能制造专指委完成了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等3个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工作。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19个专指委成员院校和企业参与,完成了《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17个专指委成员院校和企业参与,完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由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18个专指委成员院校和企业参与,完成了《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职业院校参与,完成了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开发工作。这些专业标准的建设和实施,为指导和规范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019年,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工业网络技术在全国开设院校数分别达到了623/193/14所。

2.3 完成中职、应用本科智能制造相关专业设置论证工作

智能制造专指委协助机械行指委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设置论证工作,撰写论证报告,完成中职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增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根据教育部行指委要求,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设置相关工作,完成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设置的准备工作。

2.4 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工业机器人行业方向学习成果认证单元学分银行项目

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主持开发的工业机器人行业方向学习成果认证单元学分银行项目,于2019年6月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认证。项目共制定了44个认证单元,开发了工业机器人编程员,中、高级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工程师3个非学历证书;制定了工业机器人编程员、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工程师(中级)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课程的学分存储规则和证书转换规则;制定了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工程师(高级)与机器人工程(本科)课程的学分存储规则和证书转换规则。审定通过后的机械工业行业学习成果认证单元将在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上进行发布,并将作为学分银行相应行业领域学习成果互认转换的标准依据。工业机器人行业方向学习成果认证单元的成功开发,为国家资历框架及学分银行建设推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5 协助机械行指委开展1+X试点工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0月,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智能制造专指委组织专家协助机械行业开展了1+X试点工作,初步完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等四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设计与开发。2019年5月,智能制造专指委协助北京赛育达公司,完成了培训评价组织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相关资源,为机械行业推进1+X证书制度,积累了经验。

2.6 设计实施技能竞赛项目,培养杰出技术技能型人才

智能制造专指委和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设计实施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举办),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教育教学创新及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70多所高职院校,159个参赛队伍,近900人参赛;智能制造专指委和职教集团举办了第五届“欧姆龙杯”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决赛阶段由来自本科和高职院校的24支队伍参赛,有效增进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举办了第四届“汇博杯”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一方面考核学生创新能力及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核教师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推广。相关赛项的设计和实施,有效推进了智能制造技术在职业院校中的推广,锻炼了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杰出技术技能人才,解决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

2.7 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探索工业机器人高端应用性人才培养

智能制造专指委及职教集团院校成员单位与企业成员单位合作开展常州科教城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校和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选拔学员,组建“杰出工程师班”,设立专业教室,班級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度,项目化管理,实行课堂、课外双线运行模式,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学习。在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推动下,为了培养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高端技术应用性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打造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虚拟调试样板实训室。系统集成实训室功能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典型任务为主线,集智能视觉、FRID、多传感融合、通信等机器人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为一体,实训设备具有“开放式、模块化、易集成、可重构”等特点,既可用于单工作站系统集成设计,又可以组成不同功能生产线,有效训练学生机器人生产线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等能力。虚拟调试实训室,能够有效实现虚实结合的联动调试,虚拟环境与真实PLC、人机界面等设备互联,在联动过程中,物理器件可以代替仿真系统内部器件,仿真系统可以将信号传递给外部物理器件,实现虚拟仿真环境中设备与真实设备互联互通、同步运行,有效训练学生对复杂工作站虚拟调试能力。2018年12月,现代学徒制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为校企共育工业机器人高端应用型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3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取得的成就

(1)《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2017年,完成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该报告已经由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组织正式出版。

(3)2017年完成教育部首批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4)2017年,完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装备规范标准的开发工作。

(5)2017年起协助机械行指委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设置论证工作,撰写论证报告,完成中职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增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根据教育部行指委要求,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设置相关工作,完成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设置的准备工作。

(6)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工业机器人行业方向学习成果认证单元学分银行项目由集团成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主持开发的工业机器人行业7方向学习成果认证单元学分银行项目,于2019年6月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认证。

(7)2014年立项建设的国家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017年6月1日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验收。资源库由集团成员中的职业院校,企业参与建设,充分发挥了集团的资源优势。

(8)职教集团核心成员江苏汇博、长春合心、华中数控等共同设计实施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举办),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教育教学创新及创新创业大赛。

(9)举办专项竞赛,服务集团成员企业需要。由智能制造专指委与职教集团核心成员单位共同实施了五届“欧姆龙杯”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四届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

(10)2018年,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要求,职教集团组织专家协助机械行业开展了1+X试点工作,初步完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等四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设计与开发。2019年,本集团协助北京赛育达公司,完成了培训评价组织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相关资源,为机械行业推进1+X证书制度,积累了经验。

(11)集团校企成员单位共同实施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探索招生招工一体化运行机制,校企共建育人平台,2018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为校企共育工业机器人高端应用型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12)由集团理事长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公司、武进区政府等共同出资成立的企业学院—常州知行机器人学院;由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汇博机器人公司牵头建设的“汇博机器人学院”已经初具规模。

(13)集团秘书长所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引领相关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14)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发表《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4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如何打造集团的长效运行机制

集团成立之初,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创建工业机器人专业方向或相关专业,而我们起步早,具有丰富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经验,于是牵头成立集团之初,兄弟院校纷纷加入,来交流学习,共建相关教学资源库。企业也积极热情的共建基地,共建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专业建设渐渐成熟,集团内许多高职院校成员已经建成了该专业或方向,开始为企业提供该专业人才。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已完成,内容丰富,数量大,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后面,作为牵头院校,如何吸引大家继续“共建”职教集团,实现长久的良性发展,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4.2 缺乏政府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全国有1400多家职教集团,其中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有1000多家,是职教集团的主体。现在对照“评选示范性职教集团的指标体系”中内容,职教学会要求政府提供职教集团建设“保障机制”,这个比较难操作。

比如,我们职教集团性质是:由各理事单位自愿参加的较为松散的非法人组织,,缺少资产纽带。牵头院校受到自身地位、目的和利益的局限,调控能力十分有限。另外我们是以行业为背景成立的,集团成员是跨地区的,由于管理权限和职能的限制,相关地方政府能给予的支持是十分有限。因此,缺少政府和相关单位的主导作用,仅靠牵头院校组织,集团内成员企业与院校对于集团建设的态度从积极转向了观望。

5 改进举措

2019年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的开局之年。职教集团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1)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职教20条明确要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并把标准建设作为中国职业教育正在迈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职教集团将协助智能制造专指委在机械行指委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专业相关标准建设工作,把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标准体系,服务国际企业本土化人才培养需要及国内企业走出去人才培养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線国家职业院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助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2)“1+X”证书制度试点方面。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并不是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种证书”的简单相加,更不是给职业院校增加一道就业门槛。推行“1+X”证书制度的目的,不是在职业院校的学习系统之外,设计一个独立的人才评价系统,而是要通过职业技能等级的考评与认证,引导职业院校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拓宽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019年教育部第一批立项了5个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二批立项了10个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10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根据教育部的工作规划,2020年对“1+X”证书试点工作进行总结,2021年将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面推广。职教集团将先在集团内部积极开展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重点参与工业机器人X证书标准制定、培训设备开发、教师的培训和X证书的试点工作,并且根据X证书推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施“书证融通”和“育训结合”。

(3)在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方面。职教20条明确: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2019年,将利用工业机器人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一方面协助企业认定国家级、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另一方面推动职业院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继续依托工业机器人职教集团,与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与江苏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智能机器视觉技术技能大赛;利用新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样板实训室—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室、工业机器人虚拟调试实训室,面向高职院校开展新技术培训。2019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专业已经开始招生。职教集团将继续协助智能制造专指委,着手开展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定位研究,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开展师资队伍培训,指导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强化集团基础管理工作。对照示范性职教集团标准,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职教集团秘书处建设,不断完善职教集团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专用经费账户,形成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稳步扩大集团规模,严格准入标准,强化退出机制,不断优化集团成员结构;完善集团议事机制和日常运作机制,健全秘书处职责,根据组织职能科学分工。认真组织集团会议,商讨发展的重大问题,并使集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完善多方参与的对话协作机制,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开放办学,建立以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技术服务与技能培训等为纽带的多层次、立体化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2]国务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职成,2014-06.

[3]国务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Z].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7-06.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院校工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业人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工业4.0”之思考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