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方法之我见

2019-01-10江洁敏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音阶音准律动

江洁敏

(德庆县永丰镇中心小学,广东 肇庆 526636)

音乐根据它自身的特点,是一门以声音为主,与听觉相结合的学科。学生要学好音乐这一门学科,或多或少会有难度,特别是在农村或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因为受到学习环境与学习设备所影响,如果要他们准确地去唱一首歌、听辨分析一首音乐作品,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知识学习。对于音乐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十分高涨,对于“唱歌”这个环节,踊跃程度也是十分高。但是,随着音乐学习的知识内容的不断深入,对“音乐”兴趣高涨的学生们,并没有很好地把“音乐”表现出来:让学生们唱歌,他们只是纯粹的“唱歌”,并没有把歌曲的情感方面表现出来;让学生们欣赏乐曲,他们就只是纯粹的“欣赏”,并没有听到乐曲所表达的意义。久而久之,音乐这门学科的学习意义,在学生们的心中,就渐渐变淡了。终其原因,就是学生们对音乐这门学科缺乏一定的了解。那么,应如何让学生了解音乐,学好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呢?

一、感知音准,感知旋律,奠定基础

“不跑调地唱歌”这是唱好歌曲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个人的音乐素养对音准的影响会很大。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当能细心去发现学生的音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音准问题。学好音乐的基础知识是学好音乐的前提,而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往往是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在让他们学习时,应当使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要让学生认识C大调音阶。可以利用直观的学习方法,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先出示简谱图片,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音阶类似阿拉伯数字,这样,学生就能初步认识了C大调简谱音阶并学会书写,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快乐音阶》,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学生很快就可以感知C大调音阶的音准。在训练学生学习音阶时,要指导学生学会边唱边写用心记,在熟练以后,利用教科书上一些简短的歌曲,制作图形谱,学唱旋律,从而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例如在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学生在唱

总会唱成

此时,应当出示图形谱,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旋律的走向,并让学生跟钢琴唱旋律,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音高与时值,能够更好地感知歌曲,唱好歌曲,表现歌曲。训练学生音准,我们有很多方法,而选择的方法会因学生的音乐素养、课堂的类型而定,只要选择了合适的方法,一定能把学生带进奇妙的音乐世界。

二、掌握节奏,更好地学习音乐

节奏,可谓是音乐的“骨骼”部分,“节奏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与节奏密不可分,如人们的说话、行走、击掌;各种动物的叫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鸣笛声等等。在学习节奏时,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将节奏与生活相融合,提高节奏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从听和练两方面去学习。准确地掌握节奏,才能准确地表现出音乐的风格、情绪等。在节奏学习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节奏卡片,使学生能够区分和认识各种节奏型。在传统节奏教学中,我们习惯用“X”表示节奏并念作“da”,如: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表达方式如:

学生就会觉得有趣,从而能快速地学会节奏。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手势游戏的方法,用手指表示基本的节奏型,随便出示,让学生看手指读节奏。如拳头表示四分音符节奏,竖起大拇指表示八分音符节奏,大拇指加食指加中指,右手表示前八后十六节奏,左手表示前十六后八节奏,四个十六分节奏用除去拇指的四个手指表示,OK表示二分音符节奏。每节课都可用作游戏来做,学生的注意力也都用在老师的手上,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如此长时间地练习,然后套入歌词学习歌曲,节奏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巧设律动,更好地理解音乐

“原始的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动作、舞蹈、语言紧结合在一起的。”音乐律动是指根据音乐的旋律走向,用肢体来表现音乐,理解音乐。音乐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理解音乐,读懂音乐,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来学习音乐,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轻松愉悦的律动能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音乐的风格和旋律的走向。让他们在动和听的配合中理解乐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旋律相似的歌曲中,学生容易唱混淆,如歌曲《土拨鼠》中的乐句:

对这些歌词相同、旋律相似的乐句,应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感受相似乐句的旋律的不同之处,歌曲便可以以更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音乐,也不再只是一种以听觉形式存在的抽象,而是一种以动态形式存在的现实。让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器官,都参与到音乐中,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奇妙的音乐世界,从而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在一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实验中,得出的实验结果如下:

表1

从这组实验的数据不难看出,律动教学,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有重大的作用,体态律动能够引导学生调动全身各个部位,使得听觉、视觉、动作等都能与音乐相结合。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律动教学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有明显的成效,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音乐课堂也能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方法

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教师作为一个导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彻底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长处,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所得到的收获。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讲授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小组合作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欣赏课《森林狂想曲》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蛙声组、蝉声组、溪水流组等等,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演,那么整堂课,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进来,课堂纪律也整整有条,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合作精神也能得以培养。小组合作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所有人分担学习任务,相互帮助,各抒己见,彼此进行知识的交流。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教师也应该有创新求异的思想,引导学生发展逆向思维。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必须按照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不同选择教法,如高年级的学生应让他们学会欣赏、体会、甚至创编歌曲,而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就应该让他们多动,多演。也应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组织课堂。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用最精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教师也可设计多种多样的训练模式,动静结合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新课标改革下,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音阶音准律动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纪念《论各民族的音阶》翻译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