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李白学写友情

2019-01-10

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桃花潭水王昌龄汪伦

海 牛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山,他浪漫、绮丽的诗作风格是常人很难模仿的,但是在他的诗中有很多创作手法,这是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参考的哟!如我们经常遇到的写友谊类的题目。

李白因为其无与伦比的才气和豪迈不羁的性格收获了无数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也为这位“斗酒诗百篇”的才子带来了无数灵感。这位“诗仙”曾写诗哀悼酿酒的纪老头儿,给王十二写答诗表达心中的愤慨,还曾给做官的卢虚舟写诗,邀请后者一同寄情山水……在李白的这些为好友写的诗中,有哪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写好友情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李白24岁,当时他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声名在外,但孟浩然一看到李白的诗就对他大为赞赏,两人因为志趣相投而一见如故,便相约来到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游山玩水。两个月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了,两人在黄鹤楼话别,悲伤、惋惜的心情促使李白写出了这首意境深远的送别诗。

细心的小读者会发现,这首诗虽然是在纪念友谊,但是只字未提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而是通篇都在描写景物,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写友谊的诀窍——

诀窍一:利用景物侧面描写友谊

描写景物,我们都会。但是要说到用景物描写来衬托友谊,恐怕有的同学就会感到奇怪了:景物是静止的、没有情感的,怎么能跟友谊挂上钩呢?让我们来看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著名的诗中的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这两句诗中,景物的选取非常重要。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周围应该有很多景物可以描写,而李白选择了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景物:“孤帆”就是单独一只的小船,这样的小船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下逐渐远去,在强烈的大与小的对比之下,作者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观感。读到这样的景象,你的心中是不是也生出了一种酸楚、忧伤的感觉呢。

如果说“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展现了李白杰出的渲染气氛的能力,那后面的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他个人风格淋漓尽致的体现。这句诗通过展现长江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既展现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心中的落寞,又包含了一种超脱、释然的情怀。当然,这样的创作手法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小读者属于“严重超纲”,但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多读好作品,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老师相信大家有一天也可以写出有深远意境的好作品。

让我们再来看一首李白写给友人王昌龄的诗来加深我们对“用景物描写友谊”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公元690年,比李白大11岁。他和李白第一次相见是在李白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俩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饮酒,临别,王昌龄还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分别后,李白对二人的友谊念念不忘。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意写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给王昌龄,表达对他的理解和安慰。

诀窍二:细节描写“4D”展现画面

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中,诗人选择了杨花这一景物,所谓杨花就是我们俗称的柳絮,杨花象征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状态,杨花落尽又代表了春天的逝去,有一种悲凉的意境。诗人在开篇通过“杨花落尽”这四个字一下子就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深的理解。之后,诗人又运用声音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我们可以在写作中学习诗人的方法,在景物描写中加入听觉、嗅觉、触觉等细节描写让画面更加立体。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首李白的诗,学习第三个写友谊的诀窍。

赠汪伦

[唐]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道出了李白与汪伦的依依惜别之情。虽然这首诗是李白的诗歌中词意最简单的一首送别诗,却不影响我们理解其中丰富的情感。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得知李白要来安徽,汪伦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他投其所好,在信中“吹捧”了一下他那里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李白受了“诱惑”来到汪伦这里,才发现原来“桃花”是指潭水的名字。“万家”是指酒店主人的名字。虽然被“骗”了,李白也不恼,两人从此结为朋友。

分别的那天,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令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

有趣的轶事看完了,这首简单、感人的赠诗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诀窍呢?

诀窍三:巧妙比喻

比喻是同学们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本身没有什么新奇的。所以我们的学习重点在一个“巧”字,诗中的比喻手法巧在哪儿呢?

首先是比喻的喻体选得巧,“桃花潭水深千尺”这句诗巧妙地将二人的友谊比喻成桃花潭水,这种说法跳出了将友谊比作金子、炭火之类的俗套,新颖生动。不仅如此,这个比喻还很贴切,诗人借用了桃花潭水的两个特点,一是深,水深情更深;二是桃花潭这个名字会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一种暖融融的粉红色,用来比喻情感,自然让人联想到两人情投意合的融洽关系。程式化的比喻其实起不到为作文增色的效果,只有别出心裁的比喻,才能让人眼前一亮。

其次是比喻的方式巧妙,诗人没有直白地说“我们的友情像潭水”,而是采用了一个暗喻:先是用夸张的手法说这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然后话锋一转,说哪怕这千尺深的潭水都不如我们的友情。那他们的友情得有多深呀!

李白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游历山水中度过的,他自少年离蜀,仗剑江湖。一路走来,他不攀权附贵,千金散尽,结交了诸多同在天涯、志同道合的人。与这些朋友喝酒、作诗,成为诗人生命中的一大乐事。单是送别友人的诗,李白就写了一百多首。

所以,同学们,咱们除了学习李白的创作手法,是不是也可以学学李白这种随时都要拿笔记录心情的写作精神呀?

猜你喜欢

桃花潭水王昌龄汪伦
我和汪伦的那些事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出塞①二首(其一)
情通万里外, 形迹滞江山
爱国情怀永流传
赠汪伦
桃花远去
泪别汪伦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