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2019-01-09林角嵘

艺术评鉴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

林角嵘

摘要:藏族舞蹈是基于藏族习俗、宗教文化等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气韵,具有藏族当地特色和风格,通过藏族舞蹈作品可以突显出藏族人民的生活气息及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其是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下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藏族舞蹈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其原有的特征无法完美呈现出来,一定程度阻碍了藏族舞蹈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因此对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以及传承创新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并提出相关的传承发展创新路径,希望对藏族舞蹈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藏族舞蹈   审美特征   传承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3-0071-03

藏族舞蹈文化是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其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由于藏族舞蹈文化是基于藏族人民日常劳作、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舞种,藏族舞蹈蕴藏了藏族人民热情洒脱的生活方式,是藏族历史文化演变的见证者,为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重要的价值。众所周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要求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为藏族舞蹈作品与其他区域的舞蹈作品融合提供有利的条件,将藏族舞蹈与现代舞蹈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对藏族舞蹈作品内容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当下人们对民俗文化的需求,自觉地对藏族舞蹈文化进行宣传,赋予藏族舞蹈不一样的重要意义,使藏族舞蹈有效地被传承和保护。

一、藏族舞蹈审美特征分析

每个民族在其生活、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当属舞蹈,其中藏族舞蹈作品能够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性格和审美情趣。当藏族人民听到自己熟悉的音乐,身体会跟着音乐节奏、韵律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以及生活习惯、习俗等不同,所呈现出的舞蹈动作力度、幅度等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不同民族对舞蹈的审美也有所差异。其中藏族舞蹈审美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藏族舞蹈延续了民族审美要求,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藏族舞蹈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需要肢体语言的相互协调配合,这是藏族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对形体、舞姿的要求,可以反映出藏族人民对舞蹈的共同审美。比如在《热巴舞》《箭舞》等藏族舞蹈中,对于男性舞者上半身舞蹈动作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呈现给欣赏者威武的气势,将藏族高原男性彪悍雄壮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将当地男性可以战胜恶劣环境的自信突显出来,而对于藏族女性舞者,主要是传达出含蓄、优雅的审美特点;在《果卓》这部舞蹈作品中,要求舞者上半身要向前倾斜,给人感觉背部有一定的压力,主要目的是表现藏族舞蹈的动作幅度、强度比较大的审美特征。

同时由于藏族舞蹈受地域、时间,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舞姿、韵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1]。比如前藏族舞蹈主要呈现出活力、热情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当地农区、城镇市民的形象展现出来,而后藏族舞蹈以豪迈奔放洒脱的特点呈现出来,主要是将当地西部高寒人民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二)以腰部、手部动作为特点,突显出藏族舞蹈审美特征

藏族舞蹈动作表演中比较善于运用腰部动作,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女性舞者在表演腰部动作时,主要是表现出妖娆妩媚的审美特点,比如在《热巴舞》这部作品中可以将侧腰、下腰等腰部舞蹈动作充分的展现出来,以及在藏族诸多舞蹈中以“膝盖”动作为代表,呈现出藏族人民情感、动感的特点。

同时,在藏族舞蹈中手部动作应用比较多,比如羌姆舞蹈中大部分舞蹈都是依靠手部动作来完成,该舞蹈的手势动作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当地人民生活变化,并通过手部动作将舞者内心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将手部、头部动作相互配合,突出藏族舞蹈形体美

在藏族舞蹈表演过程中,对脚步动作应用也比较多,可以表现出脚步动作灵活、节奏感强等方面的特点[2]。比如踢踏舞可以表现出舞步活泼、节奏感强的特点,给人一种力道轻重分明的听觉冲击;在一些藏族集体舞蹈表演中,可以将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景表现出来,在音乐的伴奏下可以感受到舞步充满生机与活力。

同时在藏族民谣表演中还应用到头部的动作,主要是与手部动作在相互配合中体现藏族舞蹈的和谐和形体美。比如藏族舞蹈中的绕头舞、甩动舞等都可以将藏族舞蹈的规范性和形体美表现出来。

二、结合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如何有效地对藏族舞蹈进行传承和创新

在当下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藏族舞蹈进行创新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藏族舞蹈本身具有的元素与现代舞蹈创作手段、方式等融为一体,使其在保持自身独特的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得以创新和传承。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藏族舞蹈传承与创新。

(一)将其他种类舞蹈的元素融入其中

为了实现藏族舞蹈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首先,需要更新藏族舞蹈发展融合的新观念,以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对藏族舞蹈艺术进行创新,使其在保持原有民族特点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性,比如可以将当下受人们青睐的舞蹈元素融入到藏族舞蹈中,来满足当下人们对舞蹈文化的需求;其次,在对藏族舞蹈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民族舞蹈的现状和特点对其创新,可以尝试将内蒙古舞蹈的元素融入藏族舞蹈中使其合二为一。比如在《牧羊女》这部舞蹈作品中可以借鉴蒙古族肩部动作、甩裙等元素,目的是向欣赏者展示舞蹈作品中牧羊女质朴、勤劳的女性形象[3];最后,在对藏族舞蹈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舞蹈素材进行有效地选择,比如可以从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可以使藏族舞蹈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真实地将藏族人民生活习俗、审美等融入其中。

(二)将现代舞蹈编创的手法和技巧融入

在对藏族舞蹈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现代舞编创的夸张、变形等手法和技巧融入进去,使藏族舞蹈的力度、节奏感等方面有所改变,可以将舞蹈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真实地展示给观众,使其藏族舞蹈作品的艺术性得以体现。比如对《万物生》这部藏族作品进行创新时,可以借助现代舞的手法和技巧,引导舞者将这部舞蹈作品中万物生长的活力与生机的主题表达出来,为藏族舞蹈赋予动感的舞姿和时代的气息,让欣赏者在接触的时候,感受到藏族舞蹈文化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

同时,可以在藏族舞蹈创新过程中,对其编创的音乐进行选择,利用音乐的节奏感为藏族舞蹈创编创造有利的环境,通过藏族舞蹈作品中不同的肢体动作将当地人们的真实生活场景还原,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情感可以达到共鸣,以致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人们更快、更好接受藏族舞蹈。

(三)借助构图多样化实现藏族舞蹈创新与传承

在对藏族舞蹈进行创新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对其构图进行丰富创新,使藏族舞蹈作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对藏族舞蹈作品中的主题、内涵进行有效渲染,为舞蹈作品情感的抒发提供一定的条件[4],让观众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藏族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以及文化。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藏族舞蹈作品,为了将舞蹈作品的和谐之美表现出来,一般采用的是圆形构图。而随着当下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对藏族舞蹈进行编创的过程中,对其构图的方法、思路进行扩展,将更多的图形应用在藏族舞蹈编创中。比如对《万物生》这部舞蹈作品进行构图的时候,将传统的圆形构图摒除,将三角、线性流动的构图方式融入其中,使其藏族舞蹈可以体现出动态的感觉,从而展现藏族舞蹈的动态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藏族舞蹈进行传承发展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符合当下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对该话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實意义,能够为藏族舞蹈的创新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主要对藏族舞蹈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藏族舞蹈进行创新发展和传承的可行性策略,希望藏族舞蹈文化可以满足更多人的文化需求,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在对藏族舞蹈进行创新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国际舞蹈元素的优秀之处,同时结合藏族舞蹈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创新,让其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藏族舞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对其进行创新,有利于借助藏族舞蹈传播藏族文化,增强和扩大藏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任亚丽.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J].文化与探索,2016,(02):295-296.

[2]王炜炜.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与传承创新[J].大众文艺,2017,(13):37.

[3]罗藏久美.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J].大众文艺, 2016,(07):179.

[4]孙俏.藏族舞蹈创作的传承与发展——时代冲击下的创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97-99+120.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
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自然与建筑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