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结尾的深化和升华

2019-01-09谢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深化升华

摘要:好文章的结构要求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则精彩,猪肚则丰富,而豹尾则有力,要做到结尾卒章显志且恰到好处,确实是为文的艺术。不同文体、内容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结尾,好的结尾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技巧,有的结尾深化了中心,有的升华了中心。那么,深化和升华的区别是什么?两者在结尾写作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本文在词意、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具体论述。

关键词:文章结尾;深化;升华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004-02

一、引言

历来的文章学家和修辞学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结尾。元人杨载《诗法家数》有云:“诗结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①明人谢棒《四溟诗话》论律诗曰:“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豆结尾是文章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有的作者立意的层面比较浅,导致主题不够深刻,若是能够在结尾处下一番功夫,使主题更深刻,更有社会穿透力,更能反映社会的本质,文章的思想便能上升一个层次了。而深化和升华对加强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虽然两者的区别虽不是那么明显,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也常容易将两者混淆,且目前并未有专门的文章论述两者的区别。但仔细分析,深化和升华无论在词意、内容或形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单就词意来讲,“深化”是指程度的不断加深,“升华”则用于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简单理解,“深化”为由浅入深,“升华”则为由低化高。反映到文章结尾中,我认为深化中心是主题的不断拓展、延伸、具体化,是一种程度的深化,但其范围仍然在主题的核心意蕴之内展开。升华中心则是主题的提炼、抽象化,是一种高度的提升,其范围突破主题的核心意蕴,使得文章进入到另一层境界。

一般來说,具体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二、内容上,内蕴的延伸与突破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形式的区别也是在此前提下进行的。

文章结尾的深化是对主题的进一步加深,但无论如何延展,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其范围还是在主题意蕴内,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结尾:

“我的理智仍然不可能明白我为什么祈祷,但是我照样还会祈祷:可现在我的生活,我的整个生活,不管什么事情降到我的身上,随时随刻,不但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没有意义,并且具有一种不可争辩的善的意义,而我是有权力把这种意义贯注到我的生活中去的!”③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夫·托尔斯泰发现了新旧交替时代的社会变化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提出了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并以他对社会问题深刻的认识和独有的洞察力,通过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艺术地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表现出来。托尔斯泰在小说中虽然着力刻画了安娜这个追求爱情的贵族女性,并对安娜的悲剧表现出理解和同情,但他更明确地肯定了列文所具有的为信仰为灵魂而生活的宗教精神境界。结尾这段话更是直接点题,在列文的思考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这是对整部小说六十余万字里的点点滴滴的思考做出一个深化与总结,而这种深化是蕴涵在之前的小说论述主题之中的。

又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结尾:

“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④

小说刻画了一个孤独而又倔强的老渔夫始终不屈不挠与大海奋勇抗争的故事。通过老渔夫的故事,海明威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孤独”描述了人类伟大的抗争精神。而小说的结尾以普通的白描手法展现出平凡中的伟大,他在精神上依然是那个打不倒的西西弗斯,在完整的故事讲述过后更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

另有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结尾: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⑤

此文由听说雷峰塔倒掉的消息引起,讲到了白蛇与法海斗法失败被压于塔下的传说,仅是如此文章便没有了意义,结尾处则卒章显志,深化了主题——象征压迫中国妇女的雷峰塔应该倒掉。“活该”二字则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而结尾的升华则是突破原有主题的论述,将其提升至另一层思考与境界中。

如莫泊桑的《项链》结尾:

“哎!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值不上五百法郎……”⑥

这个结尾是故事情节的“大逆转”,表面上讽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与她所付出的十年艰辛的代价,但是更突出了小资产阶级的的宿命性悲剧,且文中的“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玛之句话则更在结尾突显了另一个主题,即人生的无常。由性格悲剧到命运悲剧,这个结尾在升华主题上可谓恰到好处。

《麦琪的礼物》与《项毛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尔,”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你做肉排吧。”⑦

欧·亨利精心安排的结尾,吉姆在最后才吐露真言,情节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采用了“悬念式结尾”的写作技巧,由“含泪的笑勺戊功过渡到了“含笑的泪”,既是对夫妻俩真挚情感的赞扬,也是对非人性化社会的讽刺,是为主题的升华。

玛格丽特·米切尔《瓢劝的结尾则更为简短而有力,直至今日仍为人称道:

“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⑧

整部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战争环境下,战争摧毁的不仅是外在的物质还有内在的精神。玛格丽特.米切尔在思考当人类所依赖其生存的一切被摧毁时,人应该如何自洽地安放自身。在战乱频仍、新旧更迭的时代下,斯嘉丽并未背负沉重的过去前行,而是始终充满朝气地直面现实,打破环境与命运带来的枷锁。最后的结尾更是突显了这种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同时,“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结尾在这种基础上,更增添了几分哲学意蕴,将主题升华到突破了社会与时代的限制,使得以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读者都能从中领悟到独特的精神鼓舞与思考。

三、形式上,表现手法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为了深化主题,在具体写人叙事之后,将它特意扩展,延伸。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结尾: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⑨

整篇小说以一个顽童的视角,叙述其在平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课堂上感受到精神的极大震动,在小主人公带有稚气的叙述中流露出来对丧失祖国的沉重的悲痛,从他想逃学、怕背课文到得知是最后一课的沉重,到对过去没有好好学习而悔恨,到对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不舍,最后的结尾则更是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将主题具体化,从而深化了“最后一课”的主题。

而升华则是在具体的写人叙事之后,将其抽象化,主题的意义在这种抽象化的表达形式中发生了转变,如鲁迅《故乡》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⑩

按照文章“回故乡~在故乡一离故乡”的情节线索,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对比手法表现出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的生活与精神变故,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文章的结尾则言有尽而意无穷,“故乡”的希望之路,既回不到原乡,也看不到未来,既有一种对故乡现状的悲悯,更有一份身为知识分子的批判与思考,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说,这种抽象化的表达手法与整篇小说的写人叙事不同,将文章主题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是为升华结尾。

自然,“具体化”和“抽象化‘之种创作形式的区别并不是华深化刊示“升华”之严格区分的标准。其他结尾时常用的技巧也有很多,如“卒章显志,式、“余音绕梁牲式、“前后呼应性蛇等,好的结尾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升华主题,而深化与升华最本质的区别则是有没有对主题产生质的改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观点材料、组织结构、遣词造句,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主题抓得不准,挖得不深,表达得不清楚,就要进行再思考或修改加工。所以,文章的主題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升华的问题。认识深入了,主题必然要有所变动和深化;思想提升了,主题必然要有升华。这体现了人们一般的思维特点,能让文章各层次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能保证文章叙述清晰、论证严密顺畅,写出的内容很容易结构清晰,说理深刻,易于强化主题,且能以此提升文章的思想层次。

形式上让文章显得更为完整,内容上则使文章变得更为饱满。而两者运用得最好的境界便是水到渠成,如苏东坡所言,“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结尾应自然顺势,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更突出主题。文章在充分的叙述、论证、渲染的基础上,采用恰到好处的技法来深化和升华主题,起到揭示真谛、引发读者共鸣、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的效果。所以文章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灵活创造。一篇文章的结尾具体应写什么内容,采取什么形式,应考虑如何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描龙画凤,难在点睛,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豹尾之于文章主题的加深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同为结尾处画龙点睛之用,两种写作技法的境界却不尽相同,“深化”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升华”则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下册)(第二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4(09):736.

②常振国等.历代诗话论作家(下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10):375.

③(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08):872.

④(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张爱玲(译).北京:今日世界出版社,1979(09):98.

⑤鲁迅.呐喊[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14(06):199.

⑥(法)莫泊桑.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M].柳鸣九(译).北京:群众出版社,2016(03):65.

⑦(美)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集[M].陈家俊(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5):7.

⑧(美)马格丽特·米切尔.飘[M].马迎春(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01):249,

⑨(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M].柳鸣九(译).北京:群众出版社,2016(01):7.

⑩鲁迅.呐喊 仿徨[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07):65.

作者简介:谢涛(1972-),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山东省菏泽市倪集办事处中心小学教师,中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语文及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深化升华
贪吃蛇升华记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深化应用SG186营销业务系统提高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从管理到治理是一种升华
音乐的构成——声·音·乐的层次升华(二)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