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特性视域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再探寻

2019-01-09刘晓静朱长磊

齐鲁艺苑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究生艺术能力

刘晓静,朱长磊

(1.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2.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山东 济南 25030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已经由高速发展的规模扩张时期进入更加注重质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的阶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把发展速度保持在合理的增长区间内,把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更加适应社会需求”[1]。可见,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已成为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如何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就成为当下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相关研究论文、调研报告、著作已有很多,但多数研究成果或侧重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宏观层面的阐发,或专注于导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提升等微观领域的开掘,而就某一特定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较少。鉴于此,笔者尝试结合自身艺术教学与管理的双重经验对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总结,以期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见解或结论,为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或借鉴。

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指导教师、研究生、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协调联动、共同发力,同时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方式、交流平台搭建等内部环节也要环环相扣、共同支撑。本文尝试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某些关键环节与基本要素为突破口,总结和探寻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常谈常新的重大课题,前者研究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和方向,后者探讨人才培养的理念、路径和方法。“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如果培养目标不清晰,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似乎都知道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规律不同,但细究起来又很难说清两者的本质区别,甚至部分院校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区别不明显,培养过程更像本科教育的顺延,被称为“大五”或“大六”。其实,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虽然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但在培养层次定位、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分野明显。关于本科教育,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指出:“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2],而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定位问题,教育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3]可见,本科教育阶段注重的是通识教育以及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而研究生教育则被明确定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并与国家发展战略、人才与科技竞争力联系在一起,突出强调高层次化和专业化。

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艺术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更应注重“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更应彰显“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特色。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导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以及个性特质单独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教学实践、艺术考察、艺术展演等环节及学分,从源头上高起点、高标准地确立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个性化培养为特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具体实践环节,导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专业特长,结合展演作品的风格特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教学过程也要由本科教育阶段灌输式传授为主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的点拨与引导为主,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为例,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更关心的应是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意蕴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能否将这种独特的理解和把握融入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中,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像本科教育阶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对作品演唱或演奏的熟练程度以及音高、音准等技术性指标要求。可见,艺术学科研究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是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培养目标不明晰,教育理念还停留在本科教育阶段,那么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会裹足不前,培养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探寻艺术教育规律,彰显艺术实践特性

艺术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属于高层次专业化艺术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规律。通俗来讲,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作品启迪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过程。艺术作品创作过程是创作者人生阅历、深沉情感、独特个性与专业技能的统一,是“道”与“技”的水乳交融,不是脱离于“道”的某种单纯技能,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作为人之心灵最活跃、体验最丰富的状态下的创造物,反过来又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丰富着人类的经验”[4](P1)。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性灵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某种高级阶段,而当前人们对艺术教育还存在某种认识误区,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教导学生吹拉弹唱、跳舞画画等一般技能,成绩较差的学生才会选择从事艺术学习。这种固化的观念或者说偏见虽然与高等艺术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背景下的某些现实境遇不无关系,但它从根本上忽视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独特规律,没有考虑到艺术教育对学生资质与兴趣的先天要求,也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能够使处于日常生活中的人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从而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平庸、麻痹,而感受到一种新的感性、新的境界”[5](P400)的美育功能,是对艺术教育的短视和误读。

艺术教育的独特规律决定着艺术实践的个性特质。人们常说“要学会游泳唯一的办法就是到水里去游泳”,同样,要精通一门艺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艺术实践,可以说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虽然也强调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事物或者说“外在世界”,实验或实践过程是验证某个结论或设想的过程,实验者也往往处于冷静、客观、主体与客体(实验者与实验对象)分离的状态,而艺术教育研究或更多关注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人以及人的内部情感及精神世界,这决定着艺术实践过程更具丰富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它不是从结论到结论的简单验证,而是实践者与艺术作品(主体与客体)的高度融合,是实践者情感认知、经验阅历透过作品的一种感性释放。“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演绎更是如此,同一首作品分别由研究生甲和研究生乙演奏,甚至同一个人十年前的演奏和当下演奏在风格、韵味、情感处理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不同,而同一个物理或化学实验,无论何人在何时操作,只要按照一定的原理,遵循特定的公式,其结论是一样的。艺术实践的这种独特性决定我们在提升研究生展演创作艺术实践能力时,必须将每一个研究生都作为情感丰富、个性独特的实践主体,找准艺术作品与研究生在精神气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最佳契合点,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实施个性化指导。只有这样,导师、研究生、艺术作品三者之间才能产生共鸣效应,研究生艺术实践能力才会切实获得大幅提升。

三、转换视角,深入把握艺术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内在关系

艺术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纵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阶段,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精英教育,旨在培养学术能力、科研能力与艺术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多数院校偏重传统理论教学和课堂讲授,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而忽视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这从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对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报告会的高标准、严要求就可以看出;而在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又出现了倚重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的趋势和倾向。当然,也有专家学者提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探索实施分类培养模式,但至于如何分类培养则语焉不详,多数论述只是普泛地指出学术学位应注重学术科研能力培养,专业学位要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的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等等。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实践和理论教学很容易成为跷跷板的两端,难以取得动态平衡,更无法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

对此,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艺术实践和理论教学本身出发,深入把握两者的内涵定位,理清两者的内在异同。质言之,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是哲学意义上“知”与“行”的关系问题。南宋思想家朱熹在谈到知与行的关系时指出,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形象地指出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交融关系。然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仍然是“二”,而不是“一”,仍然存在彼此协调,孰轻孰重的问题。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进一步深化了对知与行关系的论述,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6](P6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7](P161)“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8](P161),即两者本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样,不可分离,不能割裂。因此,我们可以说,理论教学和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简单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都是对两者内涵缺乏深入了解的表现。实际上,艺术实践是在艺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艺术理论是对艺术实践的总结和凝练。没有理论融入的艺术实践注定是贫乏的和薄弱的,不以艺术实践为源头活水和具体指向的理论教学必定是单调的和缺乏生机的。

在现实的艺术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对理论教学缺乏兴趣,艺术实践与理论教学相互脱离形成“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从理论教学的内容看,大多数理论课程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和发展演变过程,往往脱离于当下鲜活的艺术实践活动而自成体系,艺术实践指导过程又往往局限于某一个作品、某一场演出的技术性指导,很难将作品宏阔的时代背景解读、风格流变阐释以及创作者情感世界开掘等理论内容融入实践指导过程中;二是理论教学内容没有跟随艺术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及时更新,教材体系陈旧,往往充斥着众多抽象的概念、定义、名词解释等记忆背诵内容,缺乏大量鲜活的艺术实践教学案例;三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教学方式融入。因此,在艺术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打通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之间观念上的隔阂与障碍,深入把握艺术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内在关系,在两者水乳交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研究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水平。

四、以艺术实践带动专业教学,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

传统的专业课课堂教学是研究生专业技能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但也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主动性、参与性不足,缺少独立思考意识和锐意创新精神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的联动关系入手,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际,逐步探索以艺术实践带动专业教学,以专业教学促进艺术实践的育人新模式。如美术设计类专业可以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在关键时间节点(如国庆节、建军节、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举办纪念活动或推出各类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争取作品创作与设计项目,尝试以课题项目为引领,聚合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生进行集体攻关、协同作战。在系列作品的创作中,在导师的统一指导和调配下,研究生更容易激发出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也更好地训练和提升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音乐表演类专业则可以以组建各类专业乐团为依托,以经典作品演绎为抓手,以演出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演出,实现舞台演出与专业教学的高度融合,努力搭建全方位、立体式实践育人新模式。同时,还可以以大型综合类艺术作品创演为载体,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多维度实践育人平台。大型综合类艺术作品的创演过程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演出或专场汇演。专业演出或专场汇演往往由多个独立的作品或作品片段构成,涉及的创演人员较少,学科专业背景相对单一,而大型综合类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史诗风格,创演时间较长,演出要素众多,创演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专业相互碰撞、交叉融合的过程,需要众多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演创人员在同一个主题引领下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通过主演或参演大型综合类艺术作品可以使研究生从整部作品的高度,从各学科专业相辅相成、圆融统一的角度,甚至从艺术本质的层面来审视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专业知识,从而跳出狭隘单一的专业方向视域,获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艺术体验和表演经验。

五、“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渠道拓展艺术交流平台

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敏锐的学科前沿意识是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题中之意。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邀请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或学术论坛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广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在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和艺术实践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和著名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通过学术讲座及论坛活动,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形成鼓励创新、争先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为研究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在创造条件积极“引进来”的同时,还要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互派研究生交流访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和合作办学协议,积极与国外相关院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不断拓宽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大幅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人文背景、历史风俗、社会观念、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等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恰好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合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是提高研究生尤其是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结语

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围绕核心要素,多点发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高层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常温常新”的时代命题,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改革永远在路上”,对艺术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和探索也同样需要持续向前,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研究生艺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纸的艺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