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建设资讯:《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

2019-01-09沈剑峰黄磊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5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卫生规范

沈剑峰,黄磊

1.100044北京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公室

2.100044北京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综合处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提供的数据涵盖医改进展、资源配置、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分配等。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线工作者填写各类表格的负担日益加重,医务工作者普遍深感名目繁多的检查、评估、考核、统计表格等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严重影响了从事日常诊疗工作的时间。规范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统计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及时性,让基层工作人员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为促进和规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信息化建设,配合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为老百姓提供规范的医疗健康服务,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业务管理提供方便,顺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和趋势,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建设要求,2019-04-12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标准与规范》,国卫规划函〔2019〕87号)。本文主要介绍《标准与规范》的出台背景与过程、文件解读,以及进一步的政策制定计划。

1 文件出台背景

2019-03-1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更好地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切实落实卫生健康领域重点改革措施。加强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是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技术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能保障真实可靠的一线数据来源,为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信息资源共享、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分工协作、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 文件出台过程

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承担的职责和涉及的服务内容,梳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业务,于2018年11月下旬编制完成《标准与规范》,11月20日经参与司局确认文件稿业务内容后,12月20日书面征求了委内21个司局,最终收到94条意见,其中委内司局19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75条。上述意见基本为文字性修改意见,对主要制度框架均无原则性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与规范》。

3 文件解读

《标准与规范》鼓励采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创新服务模式。从功能规划角度,有助于满足4个方面的需要:第一是医生,可满足医生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远程医疗协作、远程教学、家庭医生服务等方面的需要;第二是居民,可通过电脑网页、手机智能应用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服务;第三是管理部门,可满足其监督管理、数据分析等管理决策方面的需要;第四是区域协同,可满足三医联动、统一支付、居家服务等跨机构的联动协同需要。

为满足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正在研究制定《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据上报管理方案(试行)》和《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报数据统计分析指标集(试行)》。未来,将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第一手数据,通过大数据治理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算法模型,建成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全国基层管理的监测、反馈、预警等功能。以大数据为基础建设电子健康档案搜索引擎,可以形成决策支持知识库,为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卫生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保护环境卫生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