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苓散加味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28例※

2019-01-09陈珊珊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9期
关键词:五苓散敏感性肾脏

陈珊珊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河南 安阳455000)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危害重,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升至25.2%[2]。其中盐敏感性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重要类型,盐负荷后血压升高明显者称为盐敏感者,与盐敏感相关联的高血压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3-4]。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一般人群中盐敏感者占15%~42%,在高血压患者中盐敏感者占28%~74%[5]。因此,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对提高中国高血压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形成涉及内分泌、代谢、免疫、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但各方案均不能全面顾及,而中医具有整体观念的优势。笔者临证运用五苓散加味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安阳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诊疗中心的患者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6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6年。28例患者均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或2级,同时应用急性盐水负荷试验诊断为盐敏感性高血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高血压诊断标准[6],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1 kPa=7.5 mm Hg)。其中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 Hg和/或舒张压≥90~99 mm 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和/或舒张压≥100~109 mm Hg。参照《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机制》[7],行急性盐水负荷试验:第1日随意饮食,晨起8∶00测血压3次,随即开始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 000 m L(滴速500 m L/h),午间12∶00氯化钠注射液滴注完毕时,再测量3次血压;第2日全天低钠饮食(含钠量10 mmol),于10∶00、14∶00、18∶00分别口服呋塞米40 mg,测量10∶00及18∶00血压各3次。盐负荷末平均动脉压较试验前升高≥5 mm Hg,或钠消减期末平均动脉压下降≥10 mm Hg为盐敏感。

1.3 纳入标准 同时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或2级及盐敏感的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未服用降压药物者。

1.4 排除标准 药物过敏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者。

2 治疗方法

28例患者均随证施治给予五苓散加减。五苓散基础组成:猪苓9~12 g,白术9~12 g,茯苓9~12 g,泽泻15~18 g,桂枝6~9 g。若头痛头晕甚者,加天麻、蔓荆子以息风止痛;若目昏眼花甚者,加枸杞子、菊花以养肝明目;若身重困乏甚者,加木通、茵陈以清热利湿;若腰酸腿软甚者,加牛膝、熟地黄以滋肾强筋;若肢体浮肿甚者,加冬瓜皮,玉米须以利水消肿。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400 m L,早晚分2次温服。治疗观察期为1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评定治疗效果。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及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总有效=显效+有效。

3.2 结果 28例患者,显效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观察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9]。①肾脏机制:肾脏的钠钾代谢障碍使肾脏对Na+处理能力失调;肾脏滤过系数下降和肾小球Na+重吸收率增加水钠潴留。②血管机制:盐敏感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盐负荷后内源性一氧化氮(NO)代谢障碍,进而参与高血压形成。③中枢机制:阻断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可以防止或逆转Dahl大鼠高盐负荷后的血压升高,说明中枢机制可能参与了盐敏感高血压的形成。④第三组织间隙机制:在皮肤间质中存在一个新的盐存储区域,其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聚糖中的糖胺聚糖可结合Na+,从而不再对渗透压起作用,构成第三间隙的缓冲作用,这可能是盐敏感性形成的一种肾外机制。总之,Na+代谢异常,机体钠水潴留是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主要病理机制。

五苓散为《伤寒杂病论》之经典方,是太阳病表里双解法代表方之一,功效为健脾利水,温阳化气[10]。《伤寒杂病论》第71条载:“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中泽泻为君,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从小便去[11]。《古今名医方论》中曾述:“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之水饮之首剂也。”因此虽然本方所治之证不一,但其基本病机为气化不利,水湿内盛。

笔者临床观察发现,五苓散加味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有良好效果。多项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五苓散可将身体组织及组织间隙内多余水分从肾脏排泄,促进以Na+为主的电解质的排出,达到利尿效果,但并不产生电解质紊乱[12-14]。结果与上述理论相契合。因此,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猜你喜欢

五苓散敏感性肾脏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