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资源优势 实现村富民强
——辽宁獐岛村的社会实践报告

2019-01-09张艺赢张庆海

农业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岛村滩涂集体经济

◎张艺赢 张庆海

獐岛位于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西南部,岛屿面积0.96 平方公里,獐岛村设在岛内,下辖3 个村民组、216户、680 人,拥有滩涂资源0.6 万亩、浅海资源8 万亩。截止2018年底,村集体资产总额1.6 亿元,年收入近1000 万远,人均年收入6 万元,是40年前村民年收入的125 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十佳休闲农庄”等称号,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前,岛内仅有七八户人家,不到40 人,以打鱼为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少基础设施建设,岛上无供水供电,生活条件及其艰苦。后来,驻岛部队伸出援手,为村民打井输电,这才结束了岛上缺水断电的局面。如今的獐岛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彻底甩掉了过去落后贫穷的面貌,建成了四通八达的景观路、环岛路、环海栈道,学校、医院设施齐全,风景优美,村容整洁,整个岛建设成了大公园。獐岛村的老人诉说,獐岛村的集体发展经历了从放任经营到私采滥捕,从大锅饭到集体所有专业管理的数个阶段,最后终于总结出了“党支部+旅游”模式,促进了集体经济迅速发展,也使得村民的生活真正有了显著而且稳定的提高。

獐岛的“党支部+旅游”模式,是由村党组织利用本地旅游资源,领办观光、餐饮、农特产品产销等相关产业,带动农户参与产业链中,实现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致富增收的发展模式。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党支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开发岛内旅游资源,动员村民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确定以旅游业为龙头,捕捞业、养殖业为两翼发展思路,集体创办客运公司,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18年实现集体收入2200 万元。这种模式适用于有一定的农林牧渔资源,以及特色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村。

1962年,滩涂开始由岛内成立的渔业大队集体管理,基本处于放任经营状态。1978年以后,滩涂资源实行分户承包,因一些渔民急功近利、酷捕滥采、贝类贮存量逐年减少,经济效益下滑。为探索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1987年,将滩涂分户承包改为作股集体经营,初期收入大幅提高,后期因管理、自然灾害等因素,养殖贝类大量死亡,导致村集体负债2800 万元,成为全镇最穷的村。根据当时村里的财力,难以恢复滩涂贝类生产。面对困境,獐岛村“两委”班子没有言败,而是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的发展途径,创新“党支部+旅游”发展模式,打造海岛生态旅游产业。其主要做法为:

一是支部引领,理清发展思路。20 多年前,獐岛村养殖业遭受了百年不遇的赤潮灾害,造成村集体直接经济损失3000 多万元,村民的生活也一度陷入困境。为了把人心聚齐、打好集体经济翻身仗,支部书记张忠有上任后,带领村“两委”改革创新、勇于实践,改变了资源的经营模式。通过加大宣传和引资力度,将村集体浅海滩涂对外租赁,当年就增加15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同时,不断积极向上争取浅海资源,浅海资源面积从1 万亩增加到现在的8 万亩,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00 多万元。在此基础上,村“两委”经过反复考察论证,适时把握住国内旅游需求增长的有利时机,最终确定了以旅游业为龙头,捕捞业、养殖业为两翼的海岛绿色产业发展思路。

二是整合资源,加快转型升级。村“两委”针对獐岛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基础条件落后的实际,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先后投入近0.9 亿元,改善了饮水、供电、教育、医疗等条件,建成了四通八达的景观路、环岛路、环海栈道,修建了多处观光景点,不断完善岛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村集体修建了海滨浴场、宾馆,还鼓励村民在规划区建民宿、开饭店,扩大旅游接待能力。目前岛上拥有民宿、宾馆近百家,日接纳游客可达4000 人。

旅游客运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村“两委”顶住诸多压力,成立客运公司,添置客船,增开航线,修建码头。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达4000 万元,大小船只11 艘,专用码头3 座,年运送游客20 万人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00 多万元。

三是精细管理,打造旅游品牌。随着岛内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让游客获得更好地体验,打造獐岛的旅游品牌,村“两委”也有自己的“招法”。为探索“党支部+旅游”的运营模式,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加强边海防党建,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在码头建立“红色候船厅”,凸显党建窗口作用。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村支委委员全部被安排在客运、环卫、安保等关键岗位发挥作用,凡是经营饭旅店的党员,村党支部统一为其悬挂“党员服务户”标牌,从而起到以身作则、示范带动的作用。同时,每个饭旅店的醒目位置都公开张贴村党支部书记的手机号码,随时接受游客的监督投诉。为了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村里规定不准在岛内驯养家畜、新增汽车,不得乱种蔬菜、破坏绿化等。同时,建立了饭旅店个体户互相监督机制,通过定期互评、变罚为奖等方式,来规范岛内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

四是返利于民,共享发展成果。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近年来,在保证50%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扩大生产外,不断完善村民的各项福利。比如,免费给村民办理合作医疗保险、财产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等;给村民发放绿化环境治理交通补贴;为考入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为村里60 岁以上的老人按月发放生活费;春节等重大节日给村民发放慰问品;年终走访老弱病残,每年村里人均福利达6000 元以上。

结语: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与岛上的村民同吃同住,探寻集体发展的心路历程。一个村集体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更需要明确的指导和发展方向。獐岛村“党支部+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增加村集体、村民的收益,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改善农村宜居环境,建设新时代下的新农村都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獐岛村的发展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獐岛村级集体经济能够实现长足发展,关键是选出敢于担当、善于做事的村党支部书记,能够带动一个村域、成就一番事业。二是选择了一条好路子。獐岛村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迎合市场需求,强化资产管理,确立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的目标。

猜你喜欢

岛村滩涂集体经济
霞浦滩涂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上岸的鱼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滩涂上的丹顶鹤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
不赚钱的玄机
吃亏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