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的特色村落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2019-01-09谭雅静

农业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村落特色区域

◎谭雅静

一、传统村落活化和可持续发展分析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 号)规定中要求:由于传统村落建成时间长久,历史背景丰富,这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历史、思想、传统、社会等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应该对传统村落加以保护。传统村落其中所蕴藏特色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是关键部分,通常展现在三大层次:第一,建筑风格完善且具有特色;第二,地理位置和格局具有历史特点;第三,非物质文化的重要价值。传统村落所具有的人文文化、传播性、历史活力赋予了当代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传统村落的本身生命力和传统文化,在维护自身的文化价值、整体特点和本真性的基础上,不断深层次地开展文化传播活动,尽可能地加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根据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一是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和历史建筑风貌,二是维护传统村落的基本生态环境,三是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时代思维观念,四是保持当地经济稳定平衡的发展,拒绝过度消费。

二、传统村落和区域环境的关系

1.包含传统村落在内的区域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

在这片区域内的各个村落相互依赖、相互存在,不仅共用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地理资源,而且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在文化和建筑风格上也具有统一性,再加上各个村落之间具有联系和交流,所以在区域内实现经济的调度发展,任何的改变都会牵连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在整个区域执行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平衡。

2.周边区域与传统村落可形成良性互补互助关系

第一,附近村落应该结合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优势,这样更有利于文化的区域维护和发展。第二,集中村落区域优势,可以集中对该区域进行生态环境和地理因素进行保护。第三,开展附近区域的特色文化产业,集中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附近村落可以缓解传统村落快节奏城市改革的压力,尽可能地保持当地的传统特色和最真实的风貌。第五,该区域通过传统村落与附近村落的结合与发展,将该地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特色等尽可能维护,是发展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在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展附近村落的区域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3.与周边村落保持协调统一关系

虽然附近村落并没有进入发展对象,但依然是农村发展的一部分,也有着类似的文化特色,也需要带动经济文化发展。所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带动下,也需要和传统村落保持一致性的发展战略。

三、建立多层次多元一体的区域协同合作格局

1.渐进开发,有机更新

传统村落本身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当前的政策和研究,对传统村落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具有一定的难度。过度的拆迁整改会严重影响历史文化的根基,将传统村落彻底地与世隔绝使得历史文化价值也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上,发展和保护本身就是两个对立面。

在发展建设传统村落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防止由于旅游发展而产生不可修复的破坏。在逐渐掌握传统村落的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之后,以此为主要基本核心,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有利的平衡点,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上个世纪知名学者吴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历史文化价值举要宝贵意义的应当进行保护;建筑房屋应当进行还原修缮;损坏严重的进行二次翻修。传统村落的建设也应该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完善和保护,尽可能地维持村落的原风原貌。在进行改造的时候,要进行缜密全面的规划,以渐层式、多角度、持续性的进行改造建设,最终达到村落和自然环境的步调统一。

2.原真性的保护

由知名学者提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发展城乡特色的关键,将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才可能真正展现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我国的传统村落大多数都是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而建成的,并形成了一定的平衡关系,所以在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通常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系。所以,在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深层次发掘其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时,还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真正还原自然的原真性。

3.合理旅游开发

现阶段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当代人旅游方式的热点,主要归因与思乡和寻祖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在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时,应该以保护传统文化特色为根本,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的显著优势。然而由于旅游文化的经济效益驱使,当地政府往往更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使得旅游经济利益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产生了基本矛盾。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应该将保护置于发展的首要位置,才可能在未来继续带动旅游的深度发展。

4.协同发展

根据上述的讨论说明可知,以区域协调统一发展作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历史价值的关键道路,将各个村落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相互依托发展,并且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能,充分发挥当地集中优势和地理位置特色。在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时,也应该以保护当地文化传统为首要任务,然后发挥当地的文化优势。而且还应该主动加强附近村落的联系,加强交通建设和客户市场的交流。

四、建立多层次多元一体的区域协同合作格局

1.传统村落内部分区管理

第一将传统村落区域依靠文化意识、历史背景和整体状况等领域进行分层规划,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把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区域整改为重点发展区域和保护对象,如传统村落中的特色房屋建筑、历史文化遗址、居民多彩生活等。同时还应该在重点发展区域外建立功能设施齐全的辅助区,承担发展区域的城乡改造和巨大人流量的压力,顺便带动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是连接重点区域的缓冲带。第二要将各个重点发展对象紧密地联系起来,发展周边交通。第三努力营造和保持传统村落的生机与活力,结合当今的时代发展特征。

2.建立特色村落保护区(片)

以重点发展区域为关键,加强建设周边村落,当今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在附近建立“卫星村”,和重点发展区域形成特色村落保护区(片)。通过在附近建立卫星村,既可以带动特色保护区的完善和进步,形成集中式的特色旅游景区,也能够更好地凝聚当地人力物力,使得历史文化传统得到更好的保护,更能展现传统村落的风土人情。再加上重点发展区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建设卫星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发展与保护的压力,推进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特色村落保护区(片)时还应该注重以下的内容:第一加强传统村落的核心内容,努力打造其中的特色。第二合理分配卫星村的规模和数量。第三在传统村落与卫星村的过渡地带也应该加强建设,注重平衡发展。

3.组建特色村落集群

建立特色传统村落互联合作机制,对该区域进行分层集中管理,最终形成人文特色、建筑风格统一且独立的特色村落集群。这样既可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建设农村村落集中平台,实现传统村落文化中心。第一建立区域发展的核心理念,集中当地所有的资源,努力实现集中特色村落的合作发展,将各村落的经济、文化、资源进行协作发展。第二资助建立特色村落集群的合作平台,打造完整的社会空间,通过高科技高水平的信息交流优势,实现村落之间的高效合作,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流通。第三实现集中村落品牌意识,建设出属于区域合作的品牌特色,吸引更多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当地居民的合作意识。

4.打造特色产业区域

发展特色传统村落的产业区域应该打造特色的发展产业,以此来带动村落的综合发展,实现城乡水平的上升。第一,发展优势的农业平台。在确保的以前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未改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农业向特色化和集中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发展农业采摘园等,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尽可能地避免传统农业资源的毁灭和消逝。第二,挖掘独有的文化价值商品。根据传统村落中独特的吸引人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二次开发,将宝贵的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商业优势,为城乡发展加入新思路和新方法,打造出属于自身的特色品牌,依靠品牌效应,拉动全方位的进步。第三,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发展当地的服务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依靠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景区、建筑房屋等吸引更多游客进行观光和体验。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村落的发展瓶颈,打破以往制约因素,真正实现现代化特色转型,而且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实现旅游业和农业的结合,真正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才有可能提高该地的发展能力。

五、结语

整体论述可知,传统村落所具有的文化历史价值是十分庞大的,是中华民族特色的结晶。然而当今传统村落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人口老龄化、道德素质低、生态环境遭到破环等。这严重影响了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平衡,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讨论,以及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农村居民的调查工作。

猜你喜欢

村落特色区域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分割区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区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