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探索

2019-01-07崔娜娜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资格证师范全程

崔娜娜

摘    要: 教育实习是培养和检验师范生职业素养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国考”的实施,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以往的毕业前集中实习已经不能适应新挑战,需要新的实习模式。本文将“全程教育实习”的理念引入我校地理师范专业中,结合地方实际针对以往集中实习的不足,提出多种“全程教育实习”措施,实现学生大学全过程、校内校外、课堂课下、集中自主相结合。

关键词: 全程教育实习    地理教育专业    实习模式

1.引言

当前,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国考”的实施,高等师范专业的优势变小,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更加不明朗,就业压力更加突出。怎样保证教师资格证的过关率,重塑高等地理教育的优势,这些都对当前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新的挑战。我校作为新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本就不强,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地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教育实习是培养和检验师范生职业素養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与国内大多数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一样,目前我校在教育实习方面实行多种形式相结合,即集中实习+分散实习+ 顶岗实习。三种实习方式各有优缺点,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实习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工作常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实践、学校人际沟通、教育叙事与教育反思、实习团队建设、优秀中学教师示范课等。通过近几年学生实习后反馈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由于高校和基础教育在培养对象上的不同,造成实习学生面对中学生时,普遍感觉在学科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欠缺。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学生对教学对象了解较少,对学生情况分析不足,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较好地把握学生易犯的一些错误,备课时不能从学生角度挖掘教材内容,在教学中缺乏将知识深入浅出有效传递的能力,内容讲解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一般。用人单位要对新招聘的老师花费精力进行“再教育”,造成高等院校和基础地理教育脱节。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该模式早在1997年就开始提出,后经过长时间的验证,总的来说,该模式是在教育实习思想的指导下,对师范专业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实习[1]。

目前,我院地理师范专业与水磨中学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并已实行一段时间,我院的地理教研室承担对水磨中学的藏族地理教师进行培训的工作,都为“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当前地理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地理专业采取的实习方式虽然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但这些实习方式集中在毕业前两个月,这种集中实习确实让学生短时间内的职业技能有较大提升,但受实习时间、方式的影响与学生的发展、就业等形成冲突。

2.1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脱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地理教育专业从大二上学期就开设职业素养类课程。虽然课程安排了课堂模拟试讲、见习等环节,既有理论性的又有实践性的,但这些课程的实施场所都是学校,学生与中学生没有接触,不了解中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只关注教,学无法在学校模拟完成。造成学生的授课看似热闹,但实用性差,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力差。要改变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是了解授课对象即中学生,这是在大学中永远无法学到的,到中学实习是唯一的方式。学生的实习集中安排在毕业前夕,其他没有教育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理论时觉得没用,不用心,实习时发觉知识不够用,抱怨老师没讲。

2.2实习与学生各种就业考试冲突。

从我校学生实际看,部分地理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首先选择教师公招考试,四川省的教师公招考试每年有两次,12月份的那次由于学生还未毕业,有些教师资格证没有拿到,学生可报考的机会很少,能通过考试确定工作的几乎没有。大多数学生把希望全部放在毕业前4月份的教师公招考试。现在集中实习安排在3、4月份,正好与学生的公招考试冲突。这种状况在现实中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学生应付实习,象征性实习几天,甚至不实习,找个学校盖章了事。第二种是学生在集中实习学校长时间请假,根本没在实习学校待几天,实习形同虚设。对学生而言,这两种情况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无用,学生即使在教师公招考试中笔试过关,但面试没有优势,就业竞争力小。对实习学校而言,影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管理。对我校而言,不让学生请假,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影响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让学生请假,则会影响实习学校对我校的评价,影响学校的声誉,加大学生管理难度。

2.3帮助学生顺利取得地理教师资格证,应对就业压力的意义不大。

教师资格证的“国考”对学生、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结束了地理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基本全部拿到教师资格证的状况。四川省各地的教师公招考试中都要求只有获得教师资格证才能报考。这加大了学生间的竞争,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毕业学期4月份教师公招前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成了就业中的利器。实习安排的毕业前3月—4月,对已经通过考试的学生而言,意义不大。对没有通过教师资格证的学生而言,已经来不及在考试前取得教师资格证,实习的全面功能不能很好地实现。

3.地理师范专业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不足,为提高学生对大学地理学习的认可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大学师范教育和中学教育的脱节问题,加大学生到中学实践的力度势在必行。必须对地理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实习,即“全程教育实习”。此处的实习是泛指,在具体实施措施中把传统的见习也纳入其中,作为全程教育实习的组成部分。

3.1依托学生社团,对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进行训练。

大学学生社团多样,作为师范院校,不乏以教师技能训练为主的学生组织,如我校的振翔教师技能协会。协会集合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也是各个专业的学生打乱分组训练。这种方式既弥补了课堂授课时间的不足,又能了解不同专业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全面成长,应对将来在基础教育中可能要担任多个学科的教学现实奠定基础。

3.2入校即发中学地理教材分组训练,引入期中考试制度。

为提高学生对中学教材的熟悉度,地理师范生入学时就同步发放中学教材及参考书,将学生分组进行相应的实践练习。同时,为提高地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素养,让大学学习知识与中学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在每学期引入期中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即为学生所学专业课中涉及的中学地理知识部分,测试题型以综合应用型为主,全面接轨中考、高考。

3.3制定学期见习制度,学生自主见习。

我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放假时间与其他地区略有差异,充分利用我校放假和开学时间与中学不完全同步的实际情况,在培养计划中规定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自主见习2个课时。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各显神通。学生将在全四川甚至全国各个地方的见习经验在全班分享,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近基础地理教育,又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将来就业助力。

3.4依托就近中学,施行学期集中见习实习。

为强化见习实习的效果,集中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传统的集中见习集中在毕业前夕,时间较长,且有不少不足,因此“全程教育实习”中增加学期集中见习实习机会。

为了增强实施的可行性,可充分利用就近的中学见习,一方面能让学生尽快了解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能提高中学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双赢。如我校地理教育专业就和水磨中学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学生每学期都可到对方学校听课,选取部分学生讲课,使学生较快进入状态,并发现自身的不足,向优秀老师看齐,深受学生好评。

3.5拓展见习实习内容。

针对前述的高师地理教学内容片面,刚毕业学生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现实问题,在见习实习中突破见习地理课堂授课的局限,增加见习实习班会、与中学老师交流、与学生交流等内容,如到中学见习班会,参加中学组织的教研活动,与中学生交流等。通过全面走进中学,走近中学生突破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在师范培养上的瓶颈。我校地理师范专业实习中,在学生自主见习实习、学生集中见习实习中都增加了此项内容,效果显著。

3.6施行“全程分层地理教学技能测评”的评价方式。

为保证上述措施的效果有效实施,评价的保障必不可少。根据我校实际,全程分层地理教学技能测评能较好地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全程分层地理教学技能测评”即学生要顺利毕业,大学学习的每个学年都需要通过各项地理技能测评。测评实行分级式,大一实行普通话和粉笔字过关测评,大二实行语言表达和板书设计测评,大三实行地理模拟教学和说课测评过关。这种“全程分层”的地理技能测评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强制制度保证“全程教育实习”取得预期效果。

4.结语

全程教育实习不是一项新生事物,在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影响下,地理师范教育面临一些挑战,以往的實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挑战。将全程教育实习理念引入我校地理师范专业中,结合地方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全面保证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对地理师范专业学生而言,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地理专业而言,能提高专业的社会声誉,保证专业的持续发展。对师范院校而言,为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孟宪兵.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及其构建原则[J].教育探索,1999(02).

阿坝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71503);阿坝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71284)。

猜你喜欢

资格证师范全程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应对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师范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