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策略摭谈

2019-01-07崔秀明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文化教学教学建议教学策略

崔秀明

摘    要: “三教”(教师、教材、教法)问题自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伊始便一直存在,成为制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瓶颈。近年来,华文教育中的“三教”问题愈发突出。从“三教”着手,探寻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问题,寻找更好的解决策略,引导华裔学生学习华文,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 华文教育    文化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建议

一、努力提高华文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

在“三教”问题中,教师问题是首位。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材、教法的有效配合,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华文教师作为华侨华人学习华文知识,以及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授课能力显得尤为关键,我国教师教育变革推行多年,但某些教师还是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讲解语言文化知识,单向授课的方式导致学生非常被动地学习。因此华文教师要拒绝以往国内中文教师的授课形式,消除既定的优越感,接纳或支持相异的观点,学会针对来自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海外华人华侨有选择性地展开文化转译,以简单明了的手法提高华侨华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交流的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使华侨华人的华文水平达到更高层次,华文教师首先要将自身代入学习者从小生活的文化背景中,了解背景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中华文化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其次华文教师还应提高自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能力。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现代汉语等专业性知识和口语交际能力,更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开阔学术视野,及时洞悉国内外最新第二语言授课技能和最新华文教学信息;除了全面熟知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外,还要清楚华侨华人居住地的优秀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将本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对比,彰显不同文化之间的独特之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华文教师还应熟练地分类整理文化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分析每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每个汉语学习者都有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有价值的东西,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授课形式引导并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针对不同华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

以往的汉语教材大都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环境下编写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华文教育中的华文教材不能简单地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环境作为前提。不同国家的华侨华人生长环境不尽相同,不同时期华侨子弟的汉语水平不尽相同,因此要重视教材的个性化和创新,充分贯彻本土化原则。

大多数国外中文学校选用的都是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具有系统性、专业性、正规性,但是教材内容略显陈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式变化不大,教材中对话内容太多,课文量不够,不适应学生的课时进度。全球范围内的中文学校逐渐开始探求符合国情、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中文教材。以法国现有的教材《汉语入门》(2003)为例,是国家汉办采用中外合作方式,在国外编写出版的第一本汉语教材,以法国大学汉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适应法国教育体制和大学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保持法国汉语教学一向重视语法的传统,重视汉字教学,有效结合法国学生的实际情况,適用于法国学生的汉语学习。以此为先例,针对所在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编写教材,为华文教育界针对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学习特点编写教材提供借鉴之处。

美国的华文学校大都选取《ICHINESE》中文教材,是由美国应朝明博士编写的一套识字教材,以贴近美国出生的华裔儿童生活的原则,通过有趣的话题、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华裔青少年学习者在生活实际中逐步提高中文水平。印尼苏北省棉兰市的Sutomo 1学校选取的中文教材是美国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出版的SET UP中文教材,该套教材符合印尼华裔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具有前瞻性,含有印尼华裔子弟要了解的中华文化内容。马来西亚学校比较特殊,既有国立高中,又有私立高中,马来教育局并未选取由中国编写的中文教材,国中的中文教材《华文》是由马来西亚教育局出版的,独中的中文教材《中文》是由董总课程局编写出版的,两者虽由不同教育机构编写,但都是基于马来西亚华裔子弟的生活实际及汉语学习特点,具有高度的切合性,教材内容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贯穿新加坡华文教育始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培养的华裔子弟一般都能遵循礼法,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由于新加坡教育改革大兴欧美教育之法,中介语改为英语,华文成为单科教学,中华文化逐渐被削弱,近年来,新加坡学校沿用的华文教材几经修改,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使学生有效了解各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便在多元种族社会里茁壮成长。

因此,华文学校要针对不同华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不同国家的华校要在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上,多结合华裔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华文学习特点,在教材之中插入精选的中华文化,自小学至大学的中文教材要循序渐进、逐步引入、环环相扣,抑或是编写独立的中华文化教材与专门的文化课堂教学相配套。针对多种族聚居的国家,如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相融合,同属于东方文化之范畴,故此在教材的编写及选择上,各阶段的华文教材应当囊括各种族的优良文化,以求求同存异、去芜存精,兼顾其他族裔,增强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三、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应多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1.汉外对比,横纵结合。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碰撞,华文教育中要注意文化交流,可将横向文化与纵向文化相交流,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相融合。横向文化即所在国文化,纵向文化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由于诸多原因,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纷纷移居海外,或经商,或逃难。海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生活多年,老一辈的华人尚且还能说汉语、写汉字,思想观念还留存中华传统观念,新一辈的年轻人大多已经不能讲汉语,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对所在国的文化认同大于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因此在华文教育的文化教学中,应常将中华传统文化同所在国文化进行对比,比如,可就古代服饰、建筑、美食等内容相互比较,求同存异,突出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让华裔子弟增强对祖籍国的认同感。横向知识为汉语基础知识,是华裔学生必须掌握的,是能够进行基本交流的前提;纵向知识即除汉语基础知识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中国教育改革实行多年,“大语文”一直被语文界所推崇,因此,不妨在华文教育中推行“大华语”教学策略,即华裔学生的华文学习不要局限于中文教材,更要着眼于华裔学生的思维方式、人文素养、自我认知等各方面的提高,让学生不仅学好华文,更要在生活中运用华文,塑造中华文化的优良品格。

2.兴趣第一,推陈出新。

华裔学生在所在国通常并非只学习一门语言,除华语外,还要学习所在国语言、世界通用语英语等。以新加坡教育制度为例,规定华裔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学习华语和英语,进行双语学习。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在校期间,除华语学习外,还要学习马来语和英语,同时进行三语学习。因此华裔学生在所在国学习过程中学习负担重,学生压力大,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均衡语言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因此,在华文教育阶段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在众多语言中保持华语文的吸引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华文教育要始终保持寓教于乐的精神,激发学生兴趣,注意改变文化教学策略,增强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展开文化活动,以往的华文学校为保持中华文化传统,经常开展中华文化展,但局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专题或者手工作品展示,时间一长,势必心生反感,使其对华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在华文教育当中要常常推陈出新,变革文化展示方式,减少专题讲座和单纯作品陈列的展示,多开展互动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每周特定时间开放专门的文化活动室,每间活动室都能进行不同的文化活动体验,每间活动室都有专门的老师为学生讲解,让学生通过系统的文化体验课学习,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不同国家、地区的华侨华人对华文教育的态度千差万别,以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举例,印度尼西亚在苏哈托统治期间全面禁止华文教育,大力打压华侨华人,因此,印尼的华侨华人错过了祖籍国的飞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成长起来的华裔子弟多缺失了解祖籍国的机会,在多元文化发展时代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自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华裔子弟對祖籍国的文化接受和文化认同一直未曾间断,因此对印尼的华裔学生来说,更侧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对于马来的华裔学生来说,更愿意接触新中国发展中的新鲜文化。因此,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华侨华人所在国的语言政策,明确华文教育目的。

随着华侨华人的学习能力和交际水平不断提高,授课内容要逐渐递进、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华文水平达到初级阶段的华侨华人,仅需要掌握最基本的交际技能,利用简单的语言对话和交流,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此时的学生常常处于较高的本族语负迁移状态,能够驾驭的基础单词和语句用法十分有限,因此针对这一层次学生,要用语言带文化加大语言知识点教学力度,将文化内容融汇在语言教学之中,创设文化情境阐述语言知识点;中级阶段的华文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语言技能,进行文化教学应该注意教学实用性、适度性、阶段性的原则。高级阶段的华文学习者熟练掌握华文交际技能,这时开设的文化内容课程应分方向分重点地规划好教学内容,开展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有些华侨华人来华学习博大精深的国粹京剧,如杏林、橘井、青囊都可作为文化教学内容。分方向的授课更要注重华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华文学习者自主选择,不至于采用灌输式教育,更有利于发挥个性,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华文。

参考文献:

[1]周思源,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18.

[2]朱晓文.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J].理论界,2006(1).

[3]贾益民.华文教育学学科建设刍议——再论华文教育学是一门科学[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4]李方.海外华文教育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8(3).

[5]丘进.认清特点·把握机遇[J].海外华文教育,2002(1).

猜你喜欢

文化教学教学建议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